第四百五十一章 這次沒有你,我們一定能成功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軍道殺拳三種境界,感悟軍魂、體悟民心、領悟天地之仁!余軒在美國隊長的任務過程中感悟到了軍魂,借此達到了地球頂尖水平。這一次他所想要達到就是第二重境界體悟民心!

‘民心’一詞就很玄妙了,跟黑白之前用守護神咒影響的人心可不相同。在哥譚市陷入危局的時候,黑白使用守護神咒達到的效果只是強調放大了人心中的正面情緒,而作為施法者,黑白是非常清楚的,那時候的人心是非常混亂的。

說到這裏就不得不說了,哥譚市的百姓是真的很淳樸也很單純,單純的自私自利。哥譚市是一個神奇的地方,除了少數幾個人之外,其他人來到這裏之後都會漸漸被這座城市所感染,變得小心謹慎、自私自利。而自私不能說是一種負面情緒,因為這不過是讓自己活得更好罷了。可變好的方法太多,真正不觸犯法律不違反底線的辦法卻都有各自的不易,因此犯罪這種相對輕松些的方法就會成為許多底線不高之人的首選,因此罪犯便越發的多了起來。

也正是因為這種自私的想法,讓每個人遇事想的都是自己,才讓黑白覺得人心混亂。而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具備讓余軒體悟民心的條件,所以余軒選擇的必須是那種人們思想一致的時候。

軍道殺拳源於軍隊,那到軍隊中去領悟就成了余軒一種固定的模式。例數全世界所有的戰役,無論哪個國家在向外侵略的時候,國內肯定都會有兩派。一夥主戰、一夥主和,這是人性所決定的,有些人為了資源視他國人命為草芥,有的人則更喜歡安穩祥和的生活,拒絕血與火的摧殘。正因如此,在這種侵略性質的戰爭中沒有辦法體會到統一的民心的。

其實余軒只要聯想一下當時學習軍道殺拳時的背景,就能夠明白,這種絕學是為了守護百姓而誕生的!所以只有在守護型的戰役中才有可能體悟民心。

因此余軒的選擇就少了一大半,也只有歷史上那些處於劣勢的朝代,且還是抵禦外敵而非內戰的戰役才符合要求。

作為一個種花家的人,余軒思考了許久才選擇了朱仙鎮戰役。

朱仙鎮之戰是嶽飛第四次北伐的最後一戰。此役嶽家軍繼潁昌之戰後全線進擊,包圍開封。張憲同徐慶、李山、傅選、寇成等諸統制從臨潁縣率主力往東北方向進發。同時,王貴自潁昌府發兵,牛臯也率領左軍進軍。已經做好了徹底收復失地的準備。

然而隨後,宋高宗趙構得聞郾城、潁昌之戰大捷,以十二道金牌令嶽飛班師回朝。十年之力於此徹底廢於一旦!

背景基本上就是這麽個背景,其實按照現代歷史學家們的考證,宋高宗的選擇倒也很符合他的性格。這是一個很慫的皇帝,當初聽聞嶽飛“直搗黃龍、迎回二聖”的口號就在想二聖歸來還能不能保住大位。畢竟作為一個臨時上位的替代品,估計他自己都沒有信心,等人家回來滿朝文武到底會支持誰?

但宋高宗犯了一個錯誤,領土之爭遠比他那點小心思更加重要,若換了一個更加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國土我要,那倆皇帝我也要,但要回來是死是活那就不一定了!有種死叫做被病死,有種死叫做被金人刺殺,還有種死叫做……總之吧,作為一個皇帝,底下人辣麽多,誰還接不住幾個鍋呢?說到底還是宋高宗對自己太缺乏信心,明明恨不得那兩位直接死在敵國,偏偏還想既做女表子又立牌坊。

試想一下,這要是嶽飛真的一戰功成,而後那兩位都死了,史官難道敢把兩位皇帝是宋高宗殺的這種猜測寫進史書?不說沒有證據不嚴謹,就是為了自己的小命也沒哪個史官敢造次。

而宋高宗甚至可以將鍋甩給金人並激起全國民憤,他作為當權者無論之後戰役結果如何,他在史書上都將留下重重的一筆,卻也不會像現今這般留下罵名。

余軒當初選擇朱仙鎮之戰也是有深思熟慮的,靖康之難後,一雪前恥就成為了整個南宋百姓的心頭大事,而隨著嶽飛一戰一戰的接連勝利,可以說全國百姓的目光都集中在這裏,天天期盼著有捷報傳來。而在嶽飛無奈班師回朝的時候,百姓們的怨憤必然也會瞬間達到頂點。這一盛一衰兩種民心可謂都能夠趁機體驗到了!

不光如此,要知道在朱仙鎮正是嶽家軍兵盛之時,這個時候金兵是不太敢硬打過來的,所以余軒若是在場也不會有太大的危險。這既體悟了民心又沒有風險,簡直不能再完美了。

然而,余軒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僵約系列的第三部中可也有著朱仙鎮之戰的劇情啊!

其實這也不能怪余軒考慮的不周全,在選定朱仙鎮戰役的時候他也曾經擔心過,但仔細想想,他雖然算是參加過僵約2的劇情,但那一次挑起任務的是煎餅叔,而解決五色使者的是黑白,就連最後的烏鴉與徐福也不是被他弄死的,這麽一算的話,他跟僵約任務根本沒有什麽關系。所以余軒在思考過後還是大膽的通過古董到達了朱仙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