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肉體凡胎(第2/3頁)

正常而言,要想褪去凡胎,得修成法身,可想而知孟奇等人的收獲。

雖然取了巧,比不得真正的法身高人,但亦是非同凡響,更別提將來還有證得法身,脫胎換骨的機會!

他們身體外在的表現暫時沒有質的提升,依然得正常修煉,但日後修行,肯定事半功倍!

這是孟奇所能預料和握住的靈山凈土好處,只要過了這條河,褪去凡胎,就算不虛此行,至於之後,若是危險,就不再前行,找個地方躲藏等待,等日後實力到了一定程度,再來探究。

做人不能貪心。

江芷微一下明悟,指著河上漂流的“孟奇”和“江芷微”笑道:“原來是你,原來是我!”

“是我是我。”阮玉書難得露出一絲笑容,宛如冰雪初融,春天到來。

齊正言和羅勝衣有點不明她們的機鋒,但褪去肉體凡胎還是聽得懂,自身的改變更加不會錯,皆是難掩笑意。

“我已七竅,內天地初成,精力和元氣兩大秘藏齊開。”孟奇大概說了說自己的提升,免得遇到敵人,同伴們不清楚自己的水準,配合不夠默契。

江芷微點了點頭:“相關竅穴盡數凝練,只差一步便能九竅齊開。”

只要九竅齊開,她就能和當初的蘇無名一樣,用兩次“劍出無我”了。

“和孟奇一樣。”阮玉書說得很簡略。

“我差半步開口竅,碧冰雪即將大成。”齊正言亦描述了自己的狀況。資質的提升,他隱有所感。

羅勝衣微笑道:“內天地與外天地愈發有共鳴,自身之意似乎能引動自然少許了。”

所謂刀意、拳意、自身之意,其實便是外景招式引動天地變化在開竅期的一個體現。

外景為何能引動天地變化,自然是內景外顯,與天地交匯,與自然溝通。不同的內天地能感應和溝通的天地法理、規律不同,表現出來的外景也就不同,有的能呼風喚雨,有的招攝雷電,有的察覺因果,有的以心印心。

為何內天地會不同?是因為自身修煉的功法和領悟不同,對內天地的改造不同,並且,這種改造是潛移默化的,故而劍皇才會思考“什麽是劍”“為什麽是劍”“它在自身生命、武功之中處在什麽位置,它在天地運轉的規律與法理間又代表了什麽”等形而上的問題。

只有明悟了自身的答案,才能讓內天地更貼近天地法理的某個部分,如此才能產生共鳴,打開生死玄關,內外交匯。

不同的答案,不同的道路,不同的內景。

羅勝衣的話就是在說他向著半步外景邁出了堅實一步。

而孟奇等人之所以能在外景催發刀意劍意等,是因為外景或法身心法配合招式、配合意境,讓內天地悄然調和成接近共鳴的狀態,一刀發出,天地自有響應,雖不明顯,但亦比普通開竅強上許多,否則孟奇憑什麽以心印心,催發紫雷?

“大家都有提升,完成任務的希望又增加幾分。”孟奇吐了口氣。

羅勝衣繼續用外放的真氣劃“船”,不多時,眾人到了對岸,只見山峰巧列,怪石嶙峋,上入霄漢,雲深不知處。

孟奇夾起匾額,提著紫殤,帶著眾人繼續攀登。

大河對岸,一道琉璃佛光忽然顯現,化了個圓弧,露出了一只大頭魚怪,正是奔波兒灞。

它靠著這件幾百年前看守的佛寶,隱身入了靈山之門,一直綴著孟奇等人,沒有動手,打算讓他們幫自己探路,鬼知道這裏有什麽危險!

可是,到了河邊後,佛寶感受到了紅塵之外的氣息,一下失去控制,幾經掙紮,終於破碎,讓奔波兒灞現出身形。

“褪去肉體凡胎……”奔波兒灞之前聽到了孟奇的恭喜,對河流愈發眼熱,但它沒辦法渡河。

“等他們探完路,就搶回匾額,回來重渡一次……”奔波兒灞周身卷起波浪,不敢沾水,怕出意外,直接飛到了對岸。

……

孟奇等人前行一陣,看到了一座宏偉石門,它已破破爛爛,不成模樣,但別有特殊,遮住了望向後方的所有目光,隔斷了一切聲音,讓人難以窺探靈山主體的狀況。

“過了這扇門,應該就能遠遠看到大雷音寺和各處佛刹,以及功德池、青蓮花……”孟奇猜測道,如今或許已是一片廢墟。

靠近佛祖居所,眾人都有點屏氣凝神,小心翼翼穿過石門,眼前突然一暗。

對,不是突然一亮,而是突然一暗,只見靈山虛空處處皆有漆黑縫隙,狂風大作,化成無數條巨龍盤繞,透過它們,隱隱能看到一根鐵棍,上撐天,下抵地,山峰粗細,兩頭皆有金箍!

一道道電光雷蛇在它周圍飛騰,一朵朵青色蓮花綻開又凋零,每一道雷光之中,每一朵蓮花裏面,似乎都有一個世界生滅,星辰密布,構成雲朵,連為銀河,無垠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