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感悟(第3/4頁)

至此,只剩孟奇一人沒有下場。

直到這個時候,世家子弟們才從齊正言造成的震動中恢復,紛紛拿眼看向孟奇,不知這位人榜第一能悟出什麽?

是否能力壓先前出場的眾人,力壓排名在他之後的幾位?

尤其齊正言將自身所學融化貫通,悟出招式,狂刀能否更勝一籌?

這似乎不大可能……畢竟感悟之事,有的時候與實力關系不大,不是排名越高,戰力越強,越善於感悟!

一位位朝廷重臣亦望向孟奇,目光如同實質,充滿品評之意。

孟奇本來沒有太大壓力,覺得自己能穩勝玄真等人,可齊正言出人意表的感悟讓他有點忐忑,自己能做得更好嗎?

“臨敵”不能有猶豫,孟奇深吸口氣,心境平復,周圍所有皆是消失,又徐徐勾勒而出,天地元氣緩緩擺蕩,浸潤身體,舒暢愜意,再無勝負之念。

他悠然起身,臨空邁步,虛渡而下,慢慢走到了無字之碑前。

拱手行禮之後,在眾人矚目的目光下,孟奇盤腿坐下。

他沒立刻閉上眼睛,而是仔細打量無字之碑,它石色灰白,古樸陳舊,布滿了細碎的裂縫,像是從廢墟裏淘出來的。

雙眼合攏,孟奇借助天地感應石碑,直覺那裏空空蕩蕩,只有一團深不見底的灰白色,望不到盡頭,感覺不出裏面的端倪。

孟奇早已做好準備,排除掉如來神掌和神霄九滅等容易引來覬覦的事物,運轉起自身內天地,展現自身初步確立的道路,觀想有關的事物。

周圍竅穴“打開”,裏面或為混沌,或繁星點點,或天圓地方,東有扶桑之樹,西有昆侖仙山……

而繁星眾多的竅穴裏,每一顆閃爍的星辰皆是大日,諸多無光之星環繞,連成星系,聚集為雲,匯成銀河,無邊無際,浩瀚廣博。

感應其機,深沉灰白有所蠕動,裏面似乎要噴出什麽事物。

高台上的王載看見孟奇閉目之後,石碑緩緩蒙上一層熒光,微微頷首,充滿笑容,覺得異象即將呈現,小孟必定能夠感悟。

每一處竅穴皆是一個宇宙,它們各自分隔,交匯於諸天。

諸天者,天生九竅與五臟六腑,它們衍化出五行,萌發著生機,昭示著末日,自成循環。

隨著孟奇運轉內天地接近“諸天”,灰白色的蠕動愈發劇烈,孟奇隱約到了“諸天”的氣息!

那是法與理的交織,是道與德的顯化!

這讓他對諸天的演繹愈發細微圓潤。

老皇帝見石碑熒光越來越盛,微微點頭,眾人已做好迎接異象的準備。

不知狂刀能不能超過浣花劍派齊正言?

就在這時,就在孟奇運轉自身“諸天”時,灰白色的蠕動不僅沒有更加劇烈,反倒漸漸平復!

怎麽會這樣?

孟奇全身心都在運轉感悟之中,沒有任何情緒波動,但王載等人看到熒光漸漸熄滅了!

他們面露驚訝,不敢相信會出現這樣的狀況,難道人榜第一的狂刀距離感悟石碑亦差半步?

可人榜前二十,有三個感悟出來了!

“諸天”高於宇宙,盤踞其上,影響著它們的法理,可孟奇運轉越是靠近,蠕動的灰白越是平靜。

等“運轉”完諸天之時,灰白色徹底平靜下來了。

不過在孟奇感悟之中,它愈發深邃,愈發幽暗,比起之前,似有不可名狀的變化。

諸天之上,時光長河的源頭,是一個無法描述的“點”,它沒有上下左右之分,亦無先後快慢之別。

這裏沒有過去,現在和未來,是諸果之因,是一切的起始!

孟奇元神盤坐其中,雙目半開半闔,氣勢幽深混沌,筆墨難以盡言。

“明明有熒光,怎麽會歸於沉寂?”有世家子弟低聲問著同伴。

他的同伴似笑非笑道:“說明還差一點。”

說話時,這人轉頭望向樊長苗,拱手點頭,似在恭賀。

樊長苗頷首致意,看著沉寂的石碑和孟奇,眼神裏充滿疑惑,莫非他還未能思考出自身道路?

王思遠原本一直微笑,沒有任何驚訝,只在齊正言出現異狀時挑了挑眉,可現在,他眉頭微微皺起,覺得自己的推算似乎有點不準了……

小孟很有信心,他絕非盲目自信之人……王載看向阮玉書、齊正言這兩名孟奇的好友,見他們皆關注石碑,沒有失望,只有疑惑。

盤腿而坐的元神沒有任何變化,或者說包容了所有變化。

諸果之因,一切之始,是為元始。

突然,孟奇元神睜開了雙眼。

混沌破開,諸天呈現,宇宙衍化,天地乃成!

與此同時,灰白色內似有氣息迸出,匯入了這種感覺中。

炎陽高照,金暉映碑,沒有光影,沒有變化,沒有文字,除了石碑本身,什麽都沒有。

這個時候,孟奇睜開眼睛,起身行禮,邁步走向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