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六滅落神掌(第2/3頁)

此人身著素袍,手轉念珠,面容清臒,乃太子身邊一位僧人——作為太子,他有資格帶兩人入場。

“阿彌陀佛。”這位僧人沒有突襲,誦念了佛號之後才雙手拇指相對,齊齊推出,結日輪之印。

耀眼光芒從他雙手之間的空白綻放,宛若大日降臨,遍照八方,刺目至極,掌勢則充滿了灼熱之意。

齊正言抽劍斬出,劍似赤霞,與孤鶩齊飛,暗藏玫霞蕩之力,將僧人的日輪印引開。

他雙眸泛著紫色星點,幽深如同宇宙,毫不畏懼日光的照耀。

僧人連施寶瓶印、大金剛印、獅子印、內縛印,如明王降世,將齊正言壓制。

但齊正言似乎將渾天寶鑒與浣花劍派劍法融會貫通,揮灑寫意,時而星河天蕩,時而寒光遠襲,面對境界高於自己一籌的僧人,絲毫不露敗相,反而有守有攻。

……

阮玉書抱著古琴,行走於荒地之中,若遇到想欺負“弱女子”的對手,往往只是“亂神曲”、“震心之音”、六脈神劍就將他們打發,連送歸咒、廣寒咒和天龍八音都不必。

前方行來一位寬袍大袖的男子,豐神俊朗,手提長劍,正是崔轍。

看見阮玉書後,他哈哈一笑:“居然遇到玉書妹妹,可以聆聽佳音了。”

他自幼愛好音律,似乎有意試一試阮家神曲。

阮玉書沒有退縮,她遭遇過的強敵絕對多於崔轍,左手抱琴,右手就要撫動。

突然,崔轍微微一愣,皺起了眉頭,然後對阮玉書道:“外面出了變故,幻陣內很危險,玉書妹妹盡快脫離。”

說完,他身影浮動,穿過層層“水幕”,瞬間消失在阮玉書眼前。

之前聖皇魔令的變故讓崔家多有警惕,不太放心崔轍入陣的安全,另有一些布置,所以崔轍是最先被尋到並拉出陣法的,與此相似,王載僅比他慢一步離開。

聽見崔轍的提醒,阮玉書黛眉微顰,加快步伐,試圖尋找同伴,提醒他們。

走了一陣,她攀上一座小丘,聽到了前面沉悶的雷鳴。

擡眼望去,前方天空昏暗,兩道人影不斷移動,一方刀劍齊施,一方雙掌紛飛,或有雷電,或冒火焰,但都迅速破滅消弭。

四周昏暗如同末日,雙方難解難分,僅以目測,孟奇略處下風,一時擺脫不了對方。

見此情狀,阮玉書雖清冷依舊,卻似乎舒了口氣,打算翻過小丘,進入琴音範圍,施展瑯嬛十二神音,助孟奇盡快解決敵人。

就在這時,她心有所感,側頭望向左後方,只見一位身披黑袍臉戴面具之人迅速靠攏。

“九天雷神!”阮玉書黑白分明的眼中,瞳孔收縮如針尖。

九天雷神似乎被陣法壓制,難以飛行,可速度之快,眨眼就縮短了上百丈的距離!

只要幾個呼吸的時光,他就能看到孟奇和自己,遙遙出手!

孟奇刀法與劍法齊齊展開,沒有半點藏私,不僅盡展各種真意,不斷破勢,擊其薄弱,而且不斷布局,巧妙落子,時而催動紫雷勁或借助流火的神異突然發難。

但他每一刀每一劍都仿佛毫無用處,只要被對方黑掌拍中,無聲無息間,勁力自散,刀勢破滅,電火消弭,刀劍講的所有故事都被中途打斷。

六滅人魔聰明地選擇了以境界和功法壓制,沒有試圖和孟奇比拼招式境界和心靈意志。

一招招下去,孟奇愈發覺得周圍元氣大海洶湧澎湃,再難有浸潤恢復的機會,真氣還好,體力與精神緩慢而堅定地下降著,而“天人合一”狀態也越來越無法保持,因為“自然”接近破滅,步入末日!

更為可怕的是,這種破滅開始蔓延至孟奇肉身,不死印法根本沒辦法卸掉或化解這種詭異的攻擊,若非八九強橫,淡金閃耀,孟奇早就肉身破滅而亡了!

六滅人魔很有耐心,一直與孟奇纏鬥,不給他出殺招的機會,亦不給他逃脫的機會。

同樣的,六滅人魔自身亦找不到決定勝負的契機。

他似乎在等待什麽……這是孟奇最大的感受。

氣機糾纏之中,強大的壓迫力自六滅人魔而來,讓孟奇的氣勢漸漸攀升,但由於六滅人魔的遊走式打法,這種氣勢的攀升很是有限……

……

看著九天雷神急速靠攏,阮玉書先是略有畏懼,接著深吸口氣,盤腿而坐,雙手皆是放於琴上。

這時,她腦海內響起了九爺爺阮康的聲音:“局勢有變,陣內危險……”

心靈交流僅是瞬息之間,阮康總算找到她了。

阮玉書突地發怔,而阮康察覺不對,借助氣息感應四周:“你附近有外景?快隨我離開!”

阮康發覺了九天雷神,語氣極其嚴肅,因為陣法變化的關系,他一時透不進來太多力量,只能拉人離開。

阮玉書感覺到身上附著的氣息開始引動,臉上難得浮現復雜情緒,轉頭看了看苦戰的孟奇,遙望了或許還在激戰的齊正言和趙恒,又回首望著已臨近小丘的九天雷神,神情忽然變得堅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