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三不朽(第2/2頁)

秦牧仔細聆聽,少年祖師頓了頓,繼續道:“樵夫說,若要成聖,須立德、立功、立言,三立三不朽。開山祖師又問,如何做到三不朽?樵夫說,明理、明知、明教,三明萬人師。於是開山祖師大徹大悟。”

少年祖師擡頭,看著這株歷經滄桑歲月的松柏:“開山祖師知道,若要成為聖人,須得先做三明萬人師,於是他整理了聖人訓,將聖人訓整理成篇,編撰成錄,也就是外界所說的大育天魔經。”

“開山祖師寫出了大育天魔經,做到了明理。”

“而後他遊歷世間,歷經幾百載,將聖人所傳的道理傳與其他人,聖人所傳的道理,被他傳給他人後,便變成了他的道理。彼口說與汝耳,汝口說與他聽,這便是知。開山祖師做到了明知。”

“至於明教,開山祖師立下教派,感念砍柴樵夫指點迷津,於是叫做天聖教,立下教義。聖人之道,無異於百姓日用,凡有異者,皆是異端!率性所行,純任自然,便謂之道。此乃我教的教義本源。”

下方,各堂堂主、護法、長老雖然都是天魔教的高層,但大部分人都是頭一次經歷教主登基,即便是護教長老、鎮教天王,對這段歷史也不是太了解。

他們原本以為,教主登基需要舉辦什麽驚天動地的儀式,卻不料少年祖師講起創教歷史。

關於這位開山祖師的傳奇故事,他們也偶爾在教中的典籍中見到過一些記載,只是神龍一瞥,沒有少年祖師說得細致,動人。

“明教,其中教的意思是傳授,教育。開山祖師立教,便是要將聖人的教導傳給天下人。他做到了三明萬人師,明理,明知,明教,做到了立德,立言,但是未能立功,沒能成聖。”①

少年祖師道:“他晚年時,左思右想,不知功在何處。盡管開山祖師不曾成聖,但為聖人立言,自身開教,德行圓滿,三明兩立兩不朽,已經勝過碌碌之輩不知凡幾。秦牧,你願意繼承開山祖師的德與言,理與知嗎?”

秦牧躬身,雙手抱拳伸向前方:“弟子願意。”

少年祖師露出笑容,道:“那麽,教,便是你的,你要將他擔下。”

秦牧沉聲道:“弟子擔著。”

少年祖師微微一笑,道:“你坐到石頭上來。”

秦牧走上前去,坐在那塊松柏下的石頭上。

少年祖師向下方看去,沉聲道:“這塊石頭,便是聖人石,聖人座,當年指點開山祖師的那位樵夫便是天上下來的聖人,與祖師沒有血緣關系,沒有利益關系,僅僅是祖師求道,他便為人師,傳授開山祖師技業。坐在這塊聖人石上的,是教主,但也是我教的聖師。”

他的目光從一位位堂主,護教長老,督查使,天王和護法使身上掃過,沉聲道:“你們,持弟子禮,見過聖師罷。”

三百六十堂堂主,十二護教長老,八大督查使,三大鎮教天王,左右護法使紛紛持弟子,聖女司蕓香遲疑一下,也只得持弟子禮。

“弟子參見聖教主!”

眾口同聲,響徹聖臨山。

少年祖師看向司婆婆,沉聲道:“厲天行,新的教主已經登基,你還不現身?還不將我教功法相傳?你是要將我教的聖功帶到棺材裏,徹底埋葬嗎?”

司婆婆身軀微震,口中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來:“弟子……尊老師法旨。”

她明明是女子,此刻說話卻像是一個老男人,聲音粗得很,而且帶有一種極為霸道的威嚴,只是在少年祖師面前不敢放肆。

司婆婆來到秦牧面前,秦牧正要站起來,司婆婆的手掌已經貼在他的額頭上,司婆婆的眉心一縷縷金光穿梭,與此同時金光中各種聲音響起,鉆入秦牧的眉心之中,腦海之內。

“厲教主……”下面有人低聲道。

此刻,占據司婆婆身軀的,正是前代教主厲天行,他雖然被司婆婆暗算,但是也將自己種在司婆婆的道心之中,變成司婆婆的心魔,等待時機,取而代之,成為自己最愛的那個女子。

秦牧腦海中各種聲音紊亂復雜,像是有神在九天外講法,有魔在耳邊竊竊私語,有佛在心中誦經,說不出的古怪。

“聖人的聲音?”

他心頭微震,突然想到一個可能,這聲音是砍柴的那個樵夫的聲音,厲教主傳給他的,是樵夫傳法開山祖師時講的經文!

注①:三明三立,出自王陽明故居的門前楹聯,“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萬人師”。這句話,是古人用來形容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