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5頁)

皇上驚詫:“你要自己跑一趟沙俄?和汗阿瑪說一說,怎麽會有這麽一個想法?”

老十四只說一半實話:“兒子親自去看過,心裏才有數。兒子聽說,大哥三哥四哥五哥……包括八哥都和汗阿瑪一起出征打準格爾,那個時候他們也才十幾歲。兒子都十六歲了,汗阿瑪。”

親汗阿瑪看他一眼,笑了一半:“你要去也行,現在還不是時候。你一個皇家阿哥去沙俄,那是正式外交事件,大清和沙俄的《尼布楚條約》簽訂,不論如何,大清一方不能先做出無禮之舉。”

“還有那漢家大臣,若知道你作為一個皇家阿哥去沙俄一個蠻夷小國‘學習’,你自己去想。”

老十四想得出來,啞口無言。

“汗阿瑪,兒子知道了。兒子告退。”

老十四帶著一半的不甘不願退出乾清宮,皇上看著他的背影在心裏搖頭,沒有一點兒心疼。

這方老十四離開,老八有事來匯報,有關於派人去印度的事情進展,說完後,皇上挺滿意。

“老八在外交這方面有前途,直接去理藩院幫忙吧。從額外侍郎做起。”

老八:“……兒臣遵旨。”

“嗯,還有事情嗎?”

“……回汗阿瑪,有。汗阿瑪,兒子……兒子的福晉也要跟去南巡。”

皇上坐在禦案後看一份折子,頭都沒擡:“應該可以。你福晉應該坐胎做穩了。不暈船就行。”

老八著急:“汗阿瑪,兒子的福晉有孕在身,兒子擔心她。”

皇上一點兒也不著急:“這事兒是皇太後的安排,誰要去自願。你要不想你媳婦去,你和你媳婦商量。”

老八不敢相信他汗阿瑪真派他去理藩院,一咬牙:“汗阿瑪,兒子還有事情。

國子監的大清學生學沙俄語言,兒子發現他們對比弘星侄子學習的很慢,不光是書本缺乏,更是老師缺乏,學習環境的原因。大清要展開外交,急需各種語言人才……”

老八一鼓作氣說完,皇上擡頭,一副很好說話的樣子:“這個建議很好。自去寫一個章程,有不懂的方面,和你三哥商量。”

“……兒子遵令。謝汗阿瑪。”

老八帶著滿心的著急和愣怔出來乾清宮,不明白他汗阿瑪就這麽答應他了,汗阿瑪還真派他去理藩院,正式的重要職務?

皇上看著老八的背影,同樣沒有一點兒心疼。皇上也是才發現:老八打小兒人緣好,做事、和人相處方面都很有能力,扔去團結其他國家人最合適。

老八離開,老三和老九一起來乾清宮求見。老三拿著一本章程,有關於四九城擴大教育的事兒,老九拿著一塊玻璃,美滋滋喜洋洋地來獻寶。

皇上看完這麽一小塊巴掌大小的玻璃,很滿意:“玻璃做鏡子、做窗戶都好,你們自己去琢磨。”

老九人逢喜氣精神爽膽氣壯:“汗阿瑪,兒子琢磨出來玻璃的很多用途,匠人們也都在研究。汗阿瑪,這玻璃作坊建造的差事,兒子請命去管理。”

皇上“一視同仁”:“可。你去和畫院、工部的人商議。選址方面,定在天津衛吧。”

“兒子遵命。”老九喜得心花怒放,滿臉發光,“汗阿瑪,有個事兒子和汗阿瑪說明。兒子和八哥十弟一起對澳門的葡萄牙人出手,兒子聽說他們和廣東巡撫告狀,廣東巡撫還遞了折子給汗阿瑪。”

“汗阿瑪,那葡萄牙居心叵測。當初說好的租住,可他們在澳門強迫當地姑娘嫁給他們的男子,生下混血兒,還在那裏大肆蓋教堂,宣傳他們的文化。汗阿瑪,兒子認為他們這是要幹涉大清內政,試圖朝內地伸手……”

皇上安靜地聽完,定定地看老九一眼。老九:“……”老三在心裏吐糟老九這張嘴巴,到底是給瞄補幾句。

老三踢老九一腳,躬身行禮:“汗阿瑪,兒子有看法。西洋人狼子野心,企圖霸占大清領土澳門,犯了‘租住’的約定。強迫大清女子,犯了大清律法,大清依法驅逐出境,合情合理合法。”

“兒子認為,可以安排理藩院給葡萄牙國王去一封國書,說明此事。”

老九:“……”

老九擔心他和八哥十弟借助鈕鈷祿家的勢力折騰出來的成果要被充公,著急得來——可他看一眼汗阿瑪的面色,不敢,可他一想起澳門的生意,再不敢吱聲也不舍得到嘴的肥肉。

“汗阿瑪,兒子求汗阿瑪,要八哥負責此事。八哥一定和那葡萄牙國王好好解釋清楚。”

皇上淡淡地看他一眼,看得他心肝兒亂顫。

“可。正好你八哥去了理藩院做事,你去找你八哥即可。”

老九傻眼,八哥去了理藩院?

老三震驚,老八去了理藩院?

可是皇上那眼神兒“有事就說沒事就退下”,老三趕緊雙手送上自己的折子:“汗阿瑪,有關於四九城的童學院、中學院,兒子都計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