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麽麽噠(第3/4頁)

*

午時到來,無逸齋中,弘星在他瑪法、幾位老師堂哥的陪伴下,慢慢地又開心起來。忘記他阿瑪和他十叔出門引發的“傷心”,玩得忘乎所以。

回來毓慶宮用了茶點,在親親額涅的陪伴下午休,小肚子一鼓一鼓的,一覺好眠。

乾清宮裏,皇上得知乖孫兒乖乖午休,笑了一句“還是小孩子”,一擡手,示意四貝勒坐下。

“莫著急。你太子二哥出門,汗阿瑪派來很多人保護,還有鈕鈷祿家,阿靈阿也派出去了不少人保護他們。安全方面,不用擔心。”

“兒子也猜到,鈕鈷祿家要保護十弟。”四貝勒在心裏感嘆一聲,到底是不放心,“汗阿瑪,那鈕鈷祿家……”

皇上看他一眼,到底是告訴他一些事兒。

“你們兄弟都不知道這些老事兒。滿蒙王公中,有些人不服氣不甘心要折騰,可是五大將軍的後人,瓜爾佳和鈕鈷祿這兩家,他們不管有什麽事兒,總是忠心於愛新覺羅家。”

“……滿蒙一家,滿漢一家,都要團結。滿洲幾大家內部不管怎麽鬧,也要團結。之前的……現在的……打打殺殺——終歸是一家人。”

四貝勒眉心一跳。

之前的,是多爾袞、鰲拜、遏必隆……現在的,是誰?

“兒子明白。那些人,都以為李佳氏死了,都松了一口氣。兒子建議,還是從賬目上面追查。”

“可。”

說到賬目,皇上忍不住又笑。

“這賬目查一查,就是八百萬兩銀子……誰能想到?”皇上覺得,他這個“暴富”的方法,實在是……高興,又有點兒高興不起來。

“滿宮裏,皇太後和朕都減省著,你太子二哥的宮裏也沒有往日的奢靡。就是弘星身上花點兒,也只是那些平日裏只能堆倉庫的石頭珠寶……

可我們節約簡樸,下面的人家,過得那是真好。一個王府的包衣莊頭,在下面修建的園子,就和朕的承德莊園一樣好……”

皇上說著說著又生氣,“老百姓天天罵貪官,官員們天天說日子不好過,一個月的俸祿不夠一個月的人情來往……這都是哪裏來的歪風邪氣?借著這次查賬的名頭,狠狠地殺一殺。”

“兒子明白。”查賬,追債,四貝勒最喜歡。皇上看一眼他那上翹的嘴角,嘴角抽抽。

“湯斌這樣的清官,可能也欠下國庫銀子。行事的時候注意方法,委婉一些。”

四貝勒一愣,從腦袋裏調出來湯斌的信息,麻利地答應下來:“兒子謹記。謝汗阿瑪教誨。”

“嗯,下去吧。也要注意著好好休息,不能做起事情來不顧及身體。”

“……謝汗阿瑪關心,兒子這就回去午休。”

*

四貝勒退下去,一身輕松,滿心溫暖。

皇上看著老四的背影,輕輕按按眉心,琢磨琢磨幾個兒子的性格,忍不住又覺得樂呵。

都是不成器的。皇上“矜持且謙虛”地嫌棄,慢悠悠地踱步,朝慈安宮而來。

滿蒙王公,包衣,漢人世家文人士族富商豪門……都在皇上的腦袋裏裝著。而曹家,很顯然,是他記憶非常深刻的一家。

他三歲出天花,噶禮的母親和曹寅的母親,兩個保姆嬤嬤一起陪著他出宮,在福莊裏頭親力親為地照顧他,他寂寞,他孤單,每天只有蘇茉兒姑姑騎馬出宮去看他……

他長大,做皇帝,和天底下所有有志氣的兒郎一般成家,立業……他始終記得那些年的恩情。

他提拔她們的子孫,她們的親人,只要能力可以就重用,給予全部的信任……很多人說他偏心,說他這樣做會引發世家大族的伴讀熱,皇子們的伴讀熱,他都知道,可他還是執意而為。

噶禮現在是山西巡撫,他還打算提拔他做兩江總督。曹家,用世人的話說,織造是最有油水的差事,他還打算要曹寅接下揚州鹽政的職務……

皇上一路走一路琢磨著,就覺得,有那麽一些傷心。

皇上來到慈安宮,見到剛剛醒來的平郡王福晉,一臉平靜地坐下來,突然想說說話兒。

“朕記得,曹家,當年是跟著大清進關的關外包衣漢人,本是多爾袞一脈,多爾袞去世,歸於上三旗包衣,也就是內務府包衣。

你的爺爺曹璽在宮裏辦差,人活泛,人品也好。朕後來派他去做江寧織造,他在南京那個混亂的地方,忠實勤奮、辦事利索,朕大喜。對他更加寵信,賞蟒袍,贈一品尚書銜,親手寫“敬慎”的匾額賜給他……”

“……康熙二十三年,曹璽積勞成疾去世。朕南巡至江寧,親自到織造署慰問曹璽的家屬,派內大臣去祭奠他。

朕聽說,曹寅在南京遭到南京大世家的排擠,擔心孫嬤嬤也被人看不起,親口對天下人說,這是吾家老人,親自寫下一個‘萱’掛在曹家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