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小肥麽麽噠(第3/3頁)

農家漢子挺直身板出去瓜棚,那個老人家招呼王老爺坐下來,只陪著笑臉兒。那個小廝心裏因為堂兄的這個死脾氣不樂意,哪知道田老爺卻一點兒也沒有生氣,還特客氣地和老人家說話兒。

“我說老哥啊,你家裏小兒這可出息了。你還在地裏種瓜天天守著這瓜田?”

老人家很顯然對這種“熱情”非常陌生,只尷尬地擺手:“小兒那點手藝不值得提,不值得提。農家人不種地做啥?”

田老爺大不認同:“老哥你這可不知道了。當今皇上和小殿下都喜歡匠藝,你看這修橋鋪路的,都要匠藝。

你家小兒那手活計,四鄰八鄉的哪個不知道?我從師爺老爺那裏來,師爺老爺親口說縣令要重賞你家小兒……”

田老爺呱呱呱說個不停。皇上、那位讀書人瓜棚門口有人喊“王三兒,有事找。”那個小廝高聲回一句“就來了。”留下一句“各位老爺公子坐,三叔我出去看看。”人就不見。

老人家忙囑咐一句“小心著”,接著和田老爺說話兒:“他就是一個手藝匠人,哪裏值得師爺老爺關注?”

田老爺重重地搖頭,貼在老人家的耳朵邊“小聲聲”:“這可不是我關注,這是皇上和小殿下關注。皇上他老人家親自說了,修橋鋪路是國家大事,匠人們現在都國家的‘寶貝疙瘩’……”

老人家還沒說話,讀書人李紱不樂意了。

“田老爺此言有誤。修橋鋪路乃是一時之急,匠人一時受到重用不是永遠。讀書種地才是永久之計。”

“我說秀才公,你這可就是大大的‘偏見’了。皇上和小殿下都說,‘凡是大清人首先是大清人’,大清人,知道不?在皇上和小殿下的心裏,甭管士農工商,那都是一樣的大清人。”

“都是大清人是其一。其二,讀書明理治天下,種地供糧食,豈是工匠和商者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