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小肥麽麽噠(第2/2頁)

臨行之際,弘星抓好多條鹽城鯔魚、鱸魚、蟹子、河蝦、糖泥螺……放在幾個大水桶裏。

可勁兒給烏庫瑪麽、額涅、哥哥姐姐們打包鹽城特產,首烏糕、葛武嫩姜片、龍岡茌梨、東台西瓜、建湖藕粉圓子……

到底還是不舍得。

弘星念念不忘他看到的鹽城魚米之鄉,他還沒去鹽城的兜率寺吃一頓素齋,他恨不得全部打包帶走。

可是麋鹿和丹頂鶴離開鹽城不好生活。瑪法還說,離開了鹽城的水土,做出來的鹽城鯔魚也沒有那個味兒……

弘星眉眼耷拉沒有精神,吸吸鼻子掰著手指頭數一數,還有大黃海沒看!

“瑪法,坐大船,看大海。”

“好。坐大船。從黃海進入揚州外縣,從運鹽河到揚州城。我們弘星就是聰明。”

“弘星聰明,弘星坐大船。”

皇上樂得哄著乖孫兒開心。

鹽城地勢平坦,河渠縱橫,物產富饒,漢唐時期就是產鹽之地,東部靠黃海的一部分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運鹽的鹽河。

弘星興沖沖的,和他瑪法坐在小小的烏篷船裏,望著縱橫交錯的鹽河一帶繁忙盛景,開心。

“瑪法,地方志上說,鹽城大多數人口是歷朝移民後裔。瑪法,鹽城位於東部沿海,長江三角洲地區,臨黃海,與揚州為鄰,跨越淮河……瑪法,鹽城沒有港口啊?”

“鹽城產鹽,不需要港口。瑪法猜一猜,弘星是說,大清的港口太少了?”

“瑪法,山東、浙江、廣東都有港口。關外沒有,江蘇也沒有。”

“哎呦呦,弘星還要在關外建港口?難不成弘星是要擴大國家間的貿易,增加稅收?”

“瑪法,弘星知道奉天府有大海,弘星喜歡。”

“奉天府寧海縣,東瀕黃海,西臨渤海,嗯,瑪法考慮考慮。江蘇沒有大港口,那是因為灘塗淺。而且江蘇前面有上海大港,後面有寧波大港……暫時不需要大港。”

“瑪法,那西漢文景年間,吳王劉濞主持開鑿邗溝做運鹽河,貫通南通、泰州、揚州,直達長江。瑪法,劉濞聰明啊。”

“那可不是?這運鹽河邗溝,就是京杭大運河的開始。”

“瑪法,不對。瑪法,從大海上運鹽運糧進京,更聰明。”

“咳咳,大運河的漕運和大海的海運,一樣重要。”

弘星迷瞪眼。

皇上:“……”

祖孫兩個四目相對。皇上幹巴巴的解釋:“那古代,船無法在大海中航行。就是現在,大海上也有太多的危險。”

“我們之前看到的黃海,只是海邊。等大船進入黃海稍裏,弘星就可以感受到大海的危險……”

皇上盡力勸說,但是弘星的本能認知裏,大海是沒有危險的,大海很好很好。皇上只能答應,先加大海上巡防造大船。

弘星高興。弘星和他瑪法來到黃海邊換乘大船,站在甲板上看向鹽城,才是切實地體會到鹽城的閃亮。

位於串場河與新洋港交匯的灣口,東晉築土城,為鹽城城池之始。明永樂年間為防倭寇侵擾,在原土城的基礎上修築磚城,於西門、東門、北門新建甕城,西狹東闊,從而最終形成瓢形城池形狀。

“漂浮於水,永不沉沒”,這就是“瓢城”鹽城,默默無聞,自我閃亮。

弘星擡手揉揉眼睛,試圖看清這陰雨天裏的這座水城、瓢城、鹽瀆城,魚城、米城……

“下次弘星要來,再來看。下次時間準備充足。”皇上摸摸乖孫兒的小腦袋,海上風大,穿蓑衣也會濕掉,“乖,去船艙用用點心,馬上午時了。困了沒?”

“好。”

弘星吃飽喝足,一覺醒來,開始他最後一頓鹽城大餐。

圓潤透明的藕粉圓子泡在濃湯之中,半浮半沉,看上去像一個個漂動的茶色圓球,咬一口柔韌而富有彈性,吃在嘴裏細嫩爽口,余香不絕。

弘星吃的小眉毛飛舞:“瑪法,弘星可以吃出來,餡心放藕粉中滾了六次,甜湯有濃郁的桂花香味。”

親親瑪法一口圓子差點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