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麽麽噠(第2/2頁)

哥幾個有模有樣地坐上去靠一靠,侍衛恒哥兒也抱著弘星上去靠一靠……午時來臨,小雨初停太陽露頭,弘星睡得更香,幾個哥哥也都困意來襲,覺得躺一躺更康健……

他們這邊靠一靠躺一躺,聽著水聲和風聲,聞著秦淮河上的荷花香,特舒坦。奈何其他遊客的聲音鉆進耳朵。

“相傳李香君嬌小玲瓏,冰肌玉膚,有‘香扇墜’之美譽,可惜,吾等無緣分一見。”

“自幼入門青樓,卻飽讀詩書,精通音律,因色藝雙全受寵受難,卻以血濺詩扇與之抗爭,吾輩不如也。更難得的是,在丈夫侯方域歸順後,斬斷情緣,遁入空門……”

“百年亂世,鐵騎南下。可惜了秦淮八艷。出汙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弘昱實在聽得忍不住,看向恒哥兒。恒哥兒眼皮一擡,開始背書。

“天啟四年,李香君生於蘇州閶門楓橋吳家,有兩位哥哥。其父親原是一位武官,因系東林黨成員,被魏忠賢一夥治罪後家道敗落,飄泊異鄉,隨養母兼鴇母李貞麗改吳姓為李。”

“李香君和侯方域定情,但侯方域貴為大家公子沒有銀子。阮大鋮本是明末戲曲家和文學家,人品卻十分低下,接資助侯方域的機會拉攏他……三人交惡,阮大鋮懷恨在心。

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後,起用阮大鋮,阮大鋮趁機陷害侯方域,迫使其投奔史可法。阮大鋮慫恿朱由崧寵信的田仰,田仰吹吹打打地來迎接李香君做妾。李香君堅決不從,一頭撞在欄杆上,血濺在侯方域送她的扇子上……”

“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利用血點在扇中畫出一樹桃花……順治二年,李香君在棲霞山葆真庵,與秦淮八艷另一人卞玉京相伴為尼。順治三年,侯方域找到李香君,攜手渡江北上,前往老家商丘……”

“各位,後面李香君一代美人的結局,還需要細說嗎?”

一些個遊客都小小尷尬地笑。

李香君隱瞞秦淮歌姬身份,以吳氏女子妾的身份進入侯家,一開始一家和美,妻妾和樂。後面身份暴露,侯家那樣的大家族豈能容忍?驅逐李香君去了鄉下莊子,李香君三十歲郁郁而終。

卻是卞玉京看破紅塵,擯棄前緣做女道士,得了一個善終。

其中一個中年讀書人摸著胡子哈哈哈笑:“這位兄台啊,不是我們要論辯此事。實在是,南明是真實存在的,不是偽政權。那什麽,那什麽……”

一句“朱由崧建立的弘光政權……”還沒出口,弘星午休醒來,感受到氣氛變化,迷迷瞪瞪的在恒哥兒懷裏一個翻身,睜開眼睛……

“刷”地一下,人都跑了!

哥哥們:“!!!”

恒哥兒:“!!!”

弘星:“???”

弘星眼神兒疑惑,可是他習慣於午休起來用晚膳,不餓也要用。小鼻子嗅嗅,小耳朵一動一動,小胖手一指:“哥哥們,第三艘船上的曲兒好聽。”

哥哥們一個個“鯉魚打挺”起身,氣勢如虹:“弟弟說好自然是好,我們去聽曲兒順帶用晚膳。”

“躬耕南畝樂如何?吃也靠著,衣也靠著。力勤糞多作生活,麥也添多,谷也添多。耕三余一細斟酌,豐也不錯,欠也不錯。浪蕩吃喝與賭博,家也消磨,產也消磨。乞求鄰家借升合,張也推拖,李也推拖。赤手空歸淚如梭……”

十五六歲的小姑娘和一個拉琴的中年男子,沒有唱那些你儂我儂,反而有點兒看透世情的味道在裏面,在這花香人香醉生夢死的秦淮河上,確實與眾不同。

不光弘星,弘星的哥哥們都說“有趣有趣”,恒哥兒也覺得這樣的曲子小殿下聽來沒事兒。

做法看似簡單,實際暗藏玄機的鹽水鴨,鴨子皮白肉嫩,肥而不膩,香酥美味。

“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的雞汁湯包,汁多味美,晶瑩剔透,小巧可愛。

每天用最好最新鮮的後腿肉調餡,蛋皮清瑩透亮,彈牙有咬勁,聞起來肉的鮮夾雜著雞蛋的香,清新撲鼻……的蛋餃,烤得恰到好處,豆腐皮包肉皮薄軟嫩的饕餮盛宴。

大芋頭上掰下來的小芋艿,剝皮後加上特制桂花糖漿和藕粉慢慢熬煮,煮出來的芋艿紅彤彤的,香滑軟嫩,入口即化,還有芋艿特有的拉絲和濃郁的桂花香氣。

赤豆煮到酥爛,放入彈牙滑嫩的小圓子,糖水要用少量藕粉勾芡,加入上等酒釀和桂花蜜,吃起來不會太甜,濃濃的桂花香,滿是江南的味道,這是南京的赤豆元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