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美顏盛世番外二親親十四叔也“……(第4/5頁)

時間太久遠,他們都要忘記這件事情了。

方苞眉心緊皺。

張廷玉瞧著兩位老臣古稀之年的模樣,吞吞吐吐地問出來:“如果,皇上,有意答應……”

陳廷敬長長地嘆氣:“河西四將、姚啟聖、周培公……江南世家、中原世家……這些人的後人都可以。”

張廷玉搖頭:“老相爺,我要說的是,你和……”

張延玉的目光落在陳延敬和李光地身上。

陳廷敬:“!!!”

李光地:“!!!”

方苞:“!!!”

震驚中,方苞先回神:“我家的兩個女兒,也要參加選秀,都對皇上喜歡得不得了……”

陳廷敬重重地咳嗽,臉上泛起潮紅,張延玉趕緊給他順背,李光地還在呆愣中。

第二天,弘星在上小朝的時候,就感覺有幾個官員,看他的眼神兒特“奇怪”。

小朝過後是經筵講學,一場講學下來,弘星的感覺更深刻。

弘星也不知道發生什麽事情,他也不會詢問,看看時辰,去慈安宮和慈寧宮請安,都一個弟弟兩個妹妹玩一會兒,正好回來乾清宮午休。

一個人用完晚膳,大太監提醒待會兒李紱來見,弘星看看雨後濕潤的好天氣,幹脆領著李紱出門逛街。

少年郎一身楓葉紅的一裹圓,頭上一個烏黑油亮的小啾啾辮子,眼睛上一個大墨鏡,大拇指上扳指,手腕上佛珠串兒,身上掛著懷表玉佩香囊……腰上掛著一柄銀制鵝錐、一副銀滿池嬌紋柄帶鞘小刀……

還纏著一根小鞭子。

看似一般習武紈絝少年的打扮,可那頂級緙絲的布料,刺繡精細做工一眼看去就是價值很高,金玉腰帶,腳上的鞋子上都有閃亮亮的鉆石紅寶石……這一看就不是一般富貴人家的孩子。

瞧瞧那拿著一串糖葫蘆一邊吃一邊聽“管家”嘮叨的“耐心”模樣,那個天生的驕縱……那份天然的貴氣……

再大的墨鏡也擋不住人們看一眼又看一眼。

李紱感受到皇上一出現引起的轟動,心裏頭直念佛,一邊給皇上揮開故意擠上來的人,一邊快速說道:

“南京這次的地震,五級。傷亡沒有,只有些地方的人感受到家具擺動,睡覺的人驚醒。”

今年的恩科沒有影響,江南文人士子的熱情很高,還有人說這次地震沒有傷亡也沒有財產損失,都是皇上的大恩德。我在南京的感受很深,南京人對皇上那是真喜歡……”

他們身邊一個漢子特不見外地拍拍李紱的肩膀,龐大腰圓、聲若洪鐘的:“我們對皇上更喜歡。南京人,南人……哼哼。”

周圍的人哈哈哈大笑。

弘星眉眼彎彎地樂呵。

江西人·李紱幹巴巴地回應:“……兄台說得對。”

眾人因為他的口音,又樂哈哈地笑。

李紱:“!!!”

李紱就是當年那個,在瓜棚裏遇到小娃娃·弘星的趕考秀才,當年在鹽城的瓜棚裏,他還因為鹽商們的行為很是激憤,他來到京城後還有意打聽有沒有哪家長得特好,一見不忘的小公子——

誰能想到,那個小娃娃,他就是大清的小殿下,現在的皇上?

李紱作為一個清官,一個立志打擊貪官奸商的好官,一個勤政愛民、禍福不動心,生死置度外……的硬漢派官員,卻對於皇上所有驕縱的習慣都接受良好,從不像某些官員一樣天天勸諫,這就是原因啊。

李紱發現皇上將吃手裏的糖葫蘆送給一個小娃娃,特自然地掏出來手帕給皇上擦擦手……皇上就應該這樣被嬌慣著。

“揚州鹽商安家人進京,進京的第一天就去拜見他們的老主子。”自從得知大名鼎鼎的鹽商安家,曾經資助他銀兩的那個安家,居然是納蘭家的家仆出身,李紱到現在還是一肚子氣,特不待見貪心不足的納蘭家……”

弘星安靜地聽著,悠哉哉地搖搖手裏的文人扇:“沿海養殖海帶的漁民越來越多,海帶的價格也低了不少……大脖子病……只能靠時間慢慢來。”

李紱小小的歡喜:“現在老百姓吃鹽方便了,最偏遠的地方,鹽的價格也不到十文錢一斤……這次南下,我還發現,長江一帶的大脖子病情有好轉,至少沒有惡化……

最難的是山窩窩裏的村莊,特別是那些部落民族生活的人,太封閉,地方官不好做事,暫時也管不到那裏……姑娘,請讓讓。”

李紱正說話那,發現一位姑娘擋在他們面前,可勁兒瞧著皇上,生氣:“姑娘,請注意禮儀。”

姑娘羞得臉蛋兒通紅,卻還是不舍得移開視線。

弘星瞧著是十三四歲天真爛漫的年紀,一身書生袍、頭戴瓜皮帽,搖著折扇“風流倜儻”地笑,擡腳就要避開這位差不要認出他來的姑娘。

哪知道又出來一位姑娘拉在他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