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鄴城!

壽春。

這裏,本為袁術的基本盤,其稱帝立都之地。當袁術被王維劉辯包夾而死後,壽春便落入了劉辯手中。

再王維斃掉劉辯後,壽春便如此成了王維麾下的城池。

壽春的地理位置還不錯,從某個角度上講,這裏應該算是南北的分界線。

在出征之前,王維與陳宮定計,讓張遼帶著高順和郭汜鎮守壽春,以防止孫策,劉表,劉繇與袁紹匯合。

張遼明白自己的任務有多重。

也了解自己將會面臨何等壓力。

本來,張遼對自己很有信心,然而當戰局開啟之後,張遼卻發現,敵人的實力並不似想象當中的羸弱不堪……

……

張遼帶總計五萬人鎮守壽春,面臨著孫策劉表等人共計15W人的外部壓力。

在孫策得了廬江之後,孫策一行立刻出發前往壽春,並於第二日開啟了對壽春的攻勢。

漫天箭雨翻飛,投石機強弩發出怒吼。

整個戰場如天崩地裂一般深陷於戰火之中。

站立在城墻上,張遼向下方看去,卻見下方,劉表、劉繇兩人站在遠方督促戰局,根本不上前,一副“君子不立危墻”的做派。而孫策,卻早已登上了城頭,與高順郭汜戰成了一團。

將注意力重點放在了孫策身上,簡單一觀,張遼登時皺起了眉頭。

這孫策的武力,比之上一次相見竟然強了極多!在另外兩員武將的幫助下,孫策竟然與高順郭汜鬥了個平手。

這在現在王維對麾下的加成強度之下,是完全無法想象的!

當然,如果王維見到這一幕,肯定會有所猜測——軍主不會給自己帶來任何加成……而現在孫策的表現,顯然是獲得了不低的加成。

由此可以做出推論——孫策可能並非是正常意義上的軍主,其弟孫權,或者是周瑜,恐怕才是後來吳國陣營中的核心人物。

當然,這一點並不重要。

後方,劉表等人擂響了戰鼓,隨著鼓點被敲響,孫策等人的攻城隊伍有序後撤。

他們退了。

張遼也沒想追擊,只是看著似乎心有不甘的孫策,片刻,張遼腦中生出了新的想法。

坐擁壽春城,手裏還有五萬大軍,顯而易見的是,孫策等人的十五萬軍隊不太可能能破掉壽春城。

這點兒自信張遼還是有的。

換句話說,孫策等人想與袁紹合流,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但張遼的野心卻不止於此。

劉表,孫策,劉繇三人皆出現在了戰場之上,而如果他能陣斬敵酋的話,毫無疑問肯定是大功一件。

那麽,具體該怎麽做呢……

思來想去,張遼立刻有了個主意。

但這件事情,還需要王維同意才行。

……

“大壯,派人回信給張遼,就告訴他想做什麽事情放手去做就好,出了問題我來抗。”

對於張遼的想法,王維覺得挺有意思的,手下的主觀能動性肯定是越高越好——然而這一次,張遼的確要冒一點兒風險,不過這個沒關系,哪怕張遼賭輸了,王維也有足夠的本錢承擔失敗的代價。

大壯拿著王維的手書離去,而王維,則又看向了另一封書信。

卻是徐晃派人送來的書信。

看著上面的內容,王維不由輕輕搖了搖頭。

一旁的典韋不由開口道。

“可是公明那裏出了問題?”

“問題倒也沒有,就是徐晃的性格,好像不太適合對外征戰。”

說罷,王維揚了揚手上的書信。

“徐晃做事四平八穩,一方面這不容易出錯,另一方面卻也不太可能能帶來什麽驚喜。現在徐晃在西涼徐徐推進,走得穩,但速度慢。”

這一點有點兒操蛋……

事實上現在徐晃所面對的戰局,才是最簡單的戰局——馬騰韓遂那都是什麽角色?在現在王維眼中,那就是些不入流的小混混,你頂著老子的加成跟他們打,那還有個輸?

要是王維親自上場,恐怕現在就已經推平了西涼了……

當然,也不能說徐晃做的不對——穩也有穩的好處。

這一次之後王維算是看出來了,徐晃適合守城,卻不太適合出征。

如果把徐晃和張遼的位置對調一下,局面應該會好上不少……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

這一次王維難得多線出征,總有考慮不充分的地方,一個勢力剛成規模,必然要不斷磨合,王維有時間,也有優勢,所以總得來說,這些都是細枝末節。

想了想,王維又給徐晃寫了封書信,直到書信寫完交給親信,呂布大踏步地走入了中軍大帳。

“將士們已經整備完畢。”

王維不由站起身來,輕笑一聲。

“那就出發,想來,本初兄也應該迫不及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