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三章 魔法飛舟與汙師的天空(第2/4頁)

“好吧我還是太貪心了,先解決有無問題”,李奇只好拋開了一飛沖天的打算,踏踏實實的從頭開始。

有了魔力爐和浮空法陣的數據,第一代魔法飛舟的理論指標也就確定了。

配備一台魔力爐,一台三級浮空爐的情況下,假設一半魔力用來供應浮空爐,飛舟的總重就不能超過十噸。剩下的一半魔力用在魔法軸承的輸出上,算下來也有3400馬力之巨,足以為電風扇提供澎湃的動力。

地球世界二戰時期,單發電風扇戰鬥機加上全副掛載,也沒有超過十噸的。也就奶瓶(雷電)的終極型號P-47N勉強接近。與之相配的發動機不過2800馬力。

李奇一算,怦然心動,也就是說,現有條件下絕對能夠造出超越野馬的魔法飛舟!

現在動力和升力問題解決了,唯一需要解決的推進問題,哦,還有機動問題,可不要翅膀的話,完全是小CASE。

看著赫爾普和研究員照著圖紙弄出來的“龍骨”,李奇忽然發現不合適了。

這是照著將近一噸重的魔力爐設計的,現在魔力爐輕了那麽多,還改進了散熱系統,體積也小了很多。這個在XP-55基礎上砍掉翅膀,駕駛艙挪到前面,機頭改成旋轉炮塔的設計,似乎還有可以改進的地方。

“翼龍!對,可以改成翼龍!”

小紅來了勁,李奇敢打賭她正在翻地球世界的飛機圖鑒。

翼龍、捕食者什麽的,都是一樣的造型,除開翅膀,前方鼓起流線形的機頭,腰部尾部平直,看投影的話就跟截掉了尾巴的蝌蚪似的。

雖然奇醜無比,但這種氣動外形的機體被廣泛采用,就說明設計是成功的,而且鼓起的機頭正好容納駕駛員。

李奇也沒多猶豫,讓小紅發來圖紙,傳給赫爾普重新制造龍骨。

赫爾普揮手,研究員們馬上動了起來,李奇頓時看到了魔法世界裏的可怕生產力。

圖紙在一張木板上放大到實際尺寸,職業為魔法師、術士、德魯伊和遊俠的研究員們各展身手。

魔法師用風刃術將鐵木切割打磨,術士用冥火之力彎曲木條,用暗影之力退火,做出各種弧形構件。遊俠用鷹眼術比照圖紙檢查尺寸,精度可以小到微米級別。德魯伊用愈木術將構件融為一體,既不用鉚釘也不用榫卯。

再在龍骨的脊骨左右鋪上環形紫銅管,拉通整條脊骨,確保浮空爐產生的浮空場均勻作用到飛舟船體,不到一個小時,幾十名研究員就搞定了新的龍骨。

如果換成鋼鐵甚至魔導金屬也不會慢得太多,畢竟只是用了很初級的法術。

接著是安裝魔力爐、浮空爐、布置管線,裝轉向系統、操縱系統、座艙和炮塔。

看著設計圖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成現實,李奇忽然有些恐懼,這簡直跟裝電腦沒多大區別嘛。

就連看起來要花點時間加工的螺旋槳,都被一個赤紅暴君輕松解決了。

這個暴君手放在一塊畫好圖的鐵木上,施放破壞神力,精準的將不需要的部分崩裂成木屑,簡直是人肉3D打印機。

還好,終於遇到難點了。

轉向系統和操縱系統怎麽弄?

李奇原本的設計是在飛舟前部設置一圈八個噴口,通過噴射蒸汽的方式實現姿態控制。這些蒸汽是由魔力爐的冷卻系統來的,沒想到新的“航空魔力爐”改進了散熱設計,直接用飛行時的氣流散熱。

赫爾普問:“要不改回來?”

好不容易減掉了那麽多重量,而且還省掉了冷卻法陣,幹嘛加回來呢?

小紅也在出主意:“直接加幾個舵?”

那就不是舵而是翅膀了!

只是控制方向的舵安全上沒問題,轉向效率肯定很低,而且有些機動也無法靠舵來解決。

比如俯沖,不用噴氣推進的話,就只能降低浮空爐出力,但那就是直直的落下去而不是俯沖了。

最後就連小紅也覺得,還是得用噴氣控制,但總不可能給每個噴口裝個疾風術法陣吧。

每個法陣都需要激發,如果使用太多法陣,駕駛員飛上一趟就要被榨幹,所以飛舟上的法陣越少越好。

“這個太簡單了……”

一個肌肉發達滿手老繭,似乎是鐵匠出身的研究員說:“每個噴口裝個小小的進氣口,裏面裝個皮囊,飛著的時候兜得滿滿的。要噴氣的時候屏蔽進氣口,打開噴氣口不就行了?就跟打鐵用的氣囊一樣嘛。”

還真是鐵匠出身呢……

這太兒戲了,皮囊要多大才會讓氣流具備足夠的沖力啊。

另一個德魯伊眼睛一亮:“用彈跳史萊姆吧,就是那種生活在陰暗地下,有點光亮就沒命的往亮光跳的史萊姆。個頭很小,勁卻很大。”

好幾個冒險經歷豐富的人紛紛贊同,說那玩意可厲害了,不小心被撞中的話不是骨折就是內傷。不過對付起來也簡單,朝其他方向扔神光球,或者直接用厚布把它整個兜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