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九章 空間也是稀缺資源與魔聯網的籌備(第2/4頁)

貝塔城有不少居民區就是這樣的,伽瑪城更廣泛的應用了這樣的建築模式。城市看起來有些嶙峋刺眼,可作為免費的居住保障,也沒人能說什麽。

長錘在這部分談到的重點是,根據技術發展趨勢以及人口增長的判斷,他認為費共除了少數大城市外,沒有必要再搞更多城市,完全可以按照傳送堡壘和集體農莊這樣的思路建設小城鎮。

在這樣的背景下,弄民居性質的高樓大廈就沒必要了。貝塔城的狀況就很明顯,越來越多的人正遷出城市,去依托傳送堡壘建立的村鎮居住。

大家不是嫌貝塔城不好,而是有遷徙自由,並且交通便利,工作對生活地域的限制越來越小的情況下,大家都喜歡生活在規模小一些的村鎮裏,而不是擠在大城市裏。

當然這也跟經濟狀況有關,越來越多的人掙夠了貢獻點數,就不滿足於免費居所了。在免費居所的基準額度上,花錢住更大更好的房子,這也是人之常情。

長錘敏銳的注意到了這樣的跡象,為此產生了一些憂慮。

空間終究是有限的,等富起來的人占據了過多的空間,空間就會變成稀缺資源,而這跟費共將生活資料變成按需分配的方向是矛盾的。

不得不說長錘有些杞人憂天,克斯特過渡區和神隕高原加起來有四五百萬平方公裏,現在總人工也就四百來萬,人均面積一平方公裏,哪會出現空間緊缺的狀況呢?

但從大同主義事業的長期發展來看,這樣的憂慮又是有價值的。何況面積雖大,根據所處位置等特點的不同,又能分出適合居住的和不適居住的。在總空間有限的情況下,空間不可避免的要向稀缺資源轉化。

為此長錘曾經形成過一個觀點,那就是給每個人規定一個空間占有上限,確保空間可以實現按需分配。如果總空間確實不夠了,費共就有責任開辟出新的空間。

在這上面,李奇和那個誰跟長錘產生過激烈爭論,李奇認為如果采用強制手段,那就不是真正的按需分配。從人性上說,這其實是在主動制造稀缺性。

那個誰從“人人都該有一床一桌一椅的空間”這個信條出發,認為空間占有應該從保底的角度來考慮,而不是限頂。現在按力量級別提供免費居住空間的制度就很好了,只要社會發展均衡,大同主義在前進,主流就該是按需占有,沒人蛋疼的把占有空間當作優越感和自我實現的衡量條件。

最終長錘被說服了,李奇出了個主意,給所有人增加最低生活保障空間,讓這個空間稍稍超出實際需求。這樣還會想著占有多余空間的就不會是主流,也不會讓空間在大家眼裏成為展示地位差異和優越性的稀缺資源。

於是在費共即將頒布的民生保障新細則裏,關於保障空間這一項,就改成了幼兒少年一個晶格,成年平民三個晶格,學徒六個,一級九個,一級以上每級是前一級的三倍。

算下來七級傳奇的最低保障空間是六千五百四十三個晶格,每個晶格是3X3X3米空間,相當於高九米,占地面積接近兩萬平米的城堡,注意,這是最低標準。

當時長錘問,空間不夠了怎麽辦呢?那些風景好位置好的空間,大家要爭著搶怎麽辦呢?

李奇說按照保底來算,費共只是把現有土地的百分之一拿來居住,就可以為二百多個傳奇提供最低保障,如果讓他們的城堡高一倍,這個數量立馬就能翻一倍,這怎麽會不夠呢?

如果空間真的不夠了,那就去搶,去開辟。大家都想要好風景好位置,那就重塑地形,這就是生產力要解決的任務了。

那個誰給出了另一個思路,他認為空間其實可以分為真實空間和使用空間,就像羅文娜給李奇的魔法別墅一樣。有空間神術的存在,這兩個空間是可以不同的。

如果是對居住空間真的有更多需求,完全可以在不改變真實空間的前提下,通過空間晶格拓展使用空間。

當然這不是說大搞魔法別墅那種東西,而是等技術成熟之後,所有人的住宅都可以用空間晶格構建。晶格住宅占據的真實空間是固定的,裏面的使用空間卻可以隨需拓展。

這是魔幻和仙俠世界都有的概念,李奇當時就懂了,而且這也是那個誰研究空間神術的副產品,空間法術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住宅不過是最沒想象力的一項。

長錘做完報告,接著就輪到了妮可。

現在小紅李奇和魔女們都把歐蘿拉叫管家婆,可對更多人來說,費共的管家婆另有其人,那就是妮可·艾克托。

作為費共計劃發展委員會的頭目,妮可實際管著三攤事。

首先是外貿,費共雖然跟商業神殿翻了臉,可跟神聖意志帝國的易貨貿易規模越來越大。另一方面,通過佐爾德以及曙光帝國其他渠道的走私貿易,在女皇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政策下,也漸漸興盛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