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二章 魚刺導彈、復制術與小紅的動次大次(第2/4頁)

所以這個法術有很大可能是某個兼職刺客的魔法師,為了不留痕跡的對付平民或者低階超凡者而發明出來的。別說魔法師,就連費共的研究人員找到這個法術的時候,都不得不承認這種法術應該歸類為蛋疼系。

就是這種蛋疼法術,給了“導彈”研究者一線曙光。

費共在研制噴氣發動機的同時,就組建了“新型空中武器研究所”,重點攻關魔法導彈。

基於一貫以來的魔導技術思路,用現成鎖定法術研究導彈是最快捷的技術路線。可研究所在考察過魔法飛彈、鎖定火球術等若幹種鎖定法術後,沮喪的發現這並不是條捷徑。

不管是魔法飛彈還是鎖定火球術,都存在著各種難以克服的困難。包括且不限於射程太近,工作原理太復雜,需要的核晶太稀有導致成本高昂等等。

終於有魔法師通過服務中心的委托,把這種法術送到了研究所眼裏。研究人員驚喜的發現,這種法術不僅在射程上遠遠超出其他法術,還是風系魔法!而且是風矢術的變種!

費共的魔導技術就是從風矢魔導槍起家的,不管是技術積累還是相關資源,都無比豐厚。

研究所當即拍板用這種法術研制導彈,不過即便解決了激發原理之類令人望而生畏的難題,最初拿出來的試驗型號,射程也僅僅只有……兩公裏,甚至都不如戰機上裝備的魔導炮。

尤贊和阿圖爾等魔導技術大佬介入之後,射程問題也有了解決方案。

研究所的試驗型號完全是以風矢魔導槍的思路搞出來的,只不過是把槍本身當作子彈一起發射出去了。由內置的導向風矢法陣帶動幾十公斤的彈體,射程當然很不理想。

尤贊和阿圖爾等人一句話就解決了問題:“你們為什麽不在後面裝個推進器呢?這樣導向風矢的力量就會大部分轉到控制飛行方向上。”

研究人員恍然大悟,給原本是大號彈丸的導彈加裝了一截推進器,解決了推進器的激發和控制方式後,這種細細長長像針一樣的導彈,射程一舉提升到了六七公裏,然後被費共科工委員會認可為第一代空空導彈的發展方向,同時被李奇隨口命名為“魚刺”。

他是鐵了心的把所有天上飛的東西跟魚拉在一起……

經過後續改進的魚刺導彈射程穩定在了八公裏,對地球世界導彈來說顯得無比寒酸,但這也是無奈之舉。

八公裏是天空中目視距離的極限,即便有鷹眼鏡加成,飛行員也不可能隨時用鷹眼鏡搜索整個天空,只能是肉眼看到後用鷹眼鏡做進一步觀察。

而後研究所的精力放在了將魚刺導彈連接到飛控核心的工作上,再將鎖定功能整合到鷹眼鏡裏,同時進行了雄鯊戰鬥機上的掛載和發射測試。確認魚刺可以在雄鯊上發揮作用後,再由工程局出面主持正式定型量產的工作。

卡塔蒙感慨道:“跟總樞機最初畫的導彈圖樣很不一樣啊。”

這也是沒辦法的,雖然已經有靈子雷達了,可還無法制導。預警機只能提示飛行員目標方位,再由飛行員自己發現確認,人肉鎖定。

李奇嘆道:“慢慢來吧,現在這玩意……嚴格說只是有一點制導能力的火箭彈。”

第一代導彈用導向風矢是省時間省成本的應急之作,後續型號應該不會再用了。研究魚刺導彈的同時,導彈研究所還有一條技術路線同時在推進,那條路線采用魔偶原理,其實也就是無人飛機。

“我們工程局考察了煉金研究所的復制生產線,確認可以用它來生產魚刺導彈的大部分部件。等中央批準定型量產的報告後,花幾天時間組裝和調試復制生產線。再跟自動魔偶組裝線對接,就只有裝戰鬥部和推進劑的工作需要人工進行了,哦,還有核晶調教。”

赫爾普繼續介紹:“這三個環節可以單獨放在一起,畢竟組裝好的成品就進入了減壽期,存儲和運輸也要花費額外成本。”

“前端的零部件生產不存在產量問題,有多少材料就能造多少,一天之內造上萬套零部件都沒問題。按最後一道組裝工序算產量的話,設立一座三十人的組裝車間,加上相應的魔偶輔助,一天可以生產四五百枚。”

“一天才四五百嗎……”

李奇搖頭:“如果實戰效果沒問題的話,魚刺肯定也會用在地面戰裏,看來得考慮讓晨光加入到生產裏。他分出一百個線程,就能把日產量提升到兩千。”

費共的工業體系日趨完善,除了自動魔偶生產線以及智靈之外,現在又多了一項大規模海量生產的利器,那就是煉金師的復制術。

煉金師崇尚的是無中生有,不過他們實際能做到的不過是將已知的物質結構用那種怪異力量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