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不死(第2/3頁)

西王母送給公主太歲肉,公主抱著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心態,橫下心吃了。結果,公主臉上、身上蟾蜍一樣的疙瘩都消失了,她恢復了本來的模樣。

西王母告訴公主,可能是因為不死之藥裏添加了金蟾液的緣故,公主吃下不死之藥,所以引發了蟾蜍之疾。蟾蜍之疾會不定期地復發,要想根治一時半會兒恐怕沒有辦法,但要暫時緩解還是可以的,今日試了太歲肉有效,以後復發時再吃太歲肉就可以暫時壓制蟾蜍之疾了。

神仙與天地齊壽,蟾蜍之疾復發的時間也是幾百年一次了,有太歲肉壓制,公主有很多時間可以研究根治蟾蜍之疾的方法。

西王母安慰了公主許久,公主才稍微寬心。

公主拜謝了西王母之後,離開了昆侖山,回去了自己的宮殿。

公主不再用漫長的歲月來俯視人間了,她開始在自己的宮殿裏開辟藥圃,遍種奇花異草,以及各種珍奇藥材,還找了一只白兔來搗藥。公主不時地去往昆侖山,向西王母學習醫藥之理,煉丹之術,想辦法根治自己的蟾蜍之疾。

可是,幾千年過去了,公主的蟾蜍之疾仍然沒有根治,還會不定期地復發,她活得十分憂愁,因為總是擔心蟾蜍之疾發作,自己變得醜陋。她唯一的解藥是太歲肉,只有太歲肉能在蟾蜍之疾發作時拯救她。

素衣女子講完了,她的眼眸中沉澱著歲月都化不開的濃烈哀傷。

眾人沉默地望著篝火,屋外的雨聲格外喧囂。

元曜忍不住道:“這位公主好可憐。”

小男孩道:“接下來,誰講故事?”

中年男子欲言又止,最後還是開口了:“我來講。”

中年男子的故事是這樣的。

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兄弟,他們的父母過世得早,他們相依為命,感情非常深厚。

那時候,正是部族混戰的亂世,世人顛沛流離,生離死別。兩兄弟在亂世艱難度日,掙紮求生,看多了生離死別,他們相攜逃難到安寧的天台山中,定居下來。

兄弟倆很快融入了當地的村子裏,以種田養羊為生,日子倒也溫飽安寧。他們發誓,此生此世直到永遠,都絕不分開。

有一天,弟弟在天台上放羊,突然遇到了一位仙人。不知道為什麽,仙人看中了弟弟,一定要渡他成仙。

仙人對弟弟道:“成仙之後,就可以長生不死,遠離世俗苦難。你有仙骨,是千年難遇的奇才,如今機緣到了,該歸天位。”

弟弟對於成仙很好奇,一聽成仙之後能長生不死,遠離世俗苦難,就更動心了。弟弟同意了跟仙人去石室山修煉,因為走得匆忙,弟弟沒來得及回村子跟哥哥道別,甚至連那一群羊都還在山中吃草。

弟弟不知所蹤之後,哥哥十分傷心,到處尋找弟弟的下落。哥哥四方打探,為了一丁點不知道真偽的線索東奔西走,他一次一次地燃起希望,又一次一次地墮入絕望。

世人都勸哥哥道:“你弟弟說不定放羊時被山中的野狼叼走了,早就死了。又或者是被路過的蠻族抓走入伍,死在戰場上了。找也無益,不如算了。”

哥哥道:“我與弟弟發誓同生共死,永不分離。如果他還活著,我一定要找到他。如果他死了,找到了他的埋骨之所,我就自絕於世。無論生死,我都要找到他。”

哥哥找了弟弟四十年,從一個青年變成了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他近乎執念般地尋找弟弟,從未放棄。

有一天,哥哥遇見了渡化弟弟的那位仙人。仙人見哥哥對弟弟情深義重,就告訴了哥哥他弟弟在天台山中,已經得道成仙了。

於是,哥哥回到了天台山,這一找之下,果然遇見了也在尋找他的弟弟。哥哥已經是白頭翁,弟弟卻還是烏發人,兄弟倆分離半世,一見之下,抱頭痛哭,發誓永不再分離。

弟弟帶著哥哥一起在天台山修仙,希望哥哥也能成為神仙,這樣他們就能一起長生不死,永不分離了。可是,哥哥沒有仙骨,也沒有仙緣,無法成仙,無法長生。

哥哥自己倒是淡然看待生死,道:“人從落地出生,上天賜給的壽命是三萬三千八百天,不過百歲。生死有命,不需徒勞。”

弟弟卻不甘心,他不希望哥哥死去,不希望哥哥離開他。他一想到將來漫長無涯的生命之中只有他一人形單影只,煢煢孑立,就覺得孤獨而悲傷。如果失去了哥哥,他做神仙還有什麽意思?不老不死枯守著歲月又有什麽意義?不如做回凡人,與哥哥一起經歷生老病死,倒更為圓滿。

然而,神仙也不是想做就做,想不做就不做,天界有嚴苛的規矩,沒有人可以違背。弟弟不能不做神仙,那只好想辦法讓哥哥長生了。

弟弟畢竟是神仙,仙界有很多奇跡,弟弟四方打探,終於找到了長生之法。他無力違背天意讓哥哥成仙,卻可以逆改人壽讓哥哥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