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2/6頁)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聖兵器的下落也漸漸零散——帝國“槍聖”梅菲斯帶著黃金龍槍遠走他鄉;太陽神的聖盾卻又轉到老將哈恩尼巴爾的手中;原本由山嶽之國特裏科執掌的一對天之聖槍神秘失蹤,直到最近才有消息說天槍在龍之國度托契亞重新出現;甚至,通過戰爭的手段,一直由索菲亞王國所執掌的大陸最強兵器——聖劍蘭特貝爾克也轉移到了青龍騎士雷昂手中,但索菲亞又因為凱瑟琳王妃的到來和克瑞斯王子的加入而得到了原屬於林斯塔的一對聖地之槍,此後其中一支又轉入塔利亞斯王奇立恩之手……總而言之,經過這麽多年混亂的歲月,先賢們用分配聖兵器這種手段來平衡諸國實力的計劃已經徹底破滅了,大陸各國也就重又陷入到戰亂之中。

但同樣是在這次戰爭結束之後才興起的米爾斯教派,情況卻大不相同——在戰爭結束後米爾斯教派就被正式承認為大多數國家的國教,教士們將奇跡發生的卡達印城稱為“聖城”,並從此以後將之作為米爾斯教派的聖地來朝拜。雖然大陸諸國之間紛爭不斷,但米爾斯教派卻一天天壯大起來。特別是專門培養策士人才的“卡達印修士館”建立以後,修士館培養出的人才往往在諸國朝廷中挾軍政大權於一身,此舉更是確立了米爾斯教派在大陸宗教界中一統天下的地位。這種地位又為教皇帶來了宗教避難權、宗教裁判權和發動聖戰的權力,使得卡達印教廷的地位愈發提高。

所謂宗教避難權,是指任何一個被世俗之人指控有罪的人只要逃到聖堂內,就可以請求宗教避難——在沒有得到聖堂主教的允許前,世俗的士兵獄卒永遠無權在聖堂內抓人。

而宗教裁判權則正好相反——無論一個世俗貴族的地位多麽崇高,威望多麽尊崇,只要教廷宣判其有罪——多半是反對教會的罪名,那麽他就必定會受到懲罰,任何國家和朝廷的威嚴都不足以抗衡教廷的判決。甚至一般世俗的案件,當法官無法決定時也可以請求教廷出面行使宗教裁判權——教廷說哪一方有罪就是哪一方有罪,絕對沒有回旋更改的余地。

至於宣布發動聖戰——那是教廷用來對付整個國家的手段,再強大的國家也無法與整個米爾斯教派世界相對抗,也正是因為有這些權力的支持,卡達印教廷的聲望和地位越來越崇高。

每天,都有無數的信徒從大陸各地趕來朝拜聖地,他們中有很多人不惜為此耗費全部家財和畢生精力,路上更是一步一叩,虔誠無比——因為他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自己的靈魂在死後升往幸福的天國。

大陸歷601年,十月,有一支部隊專門打著“朝聖者”的旗號蹣跚而來。不過,他們實際的目的,卻是為了在這裏暫時躲避帝國軍的追殺,以及弄到一些糧食和資金以便繼續進行逃亡生活。對於神聖的卡達印城竟敢抱著如此實際的功利主義而絲毫不怕遭到天譴的人,也只有來自於商人都市新科夫諾城的地方武裝——南十字軍這一支部隊了。

“呼……終於趕到了。”

看著遠處白色台地上雪白的城樓,軍團長萊恩斯長長的籲了一口氣。為了表示教會的純潔,聖城卡達印的城墻和城內所有的房屋建築都塗刷成白色,而且每年都要重新粉刷一次,使整座城市看起來永遠煥發著迷人的光彩——反正這也不需要教會出錢,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只要教皇略微透露一點口風,自會有無數虔誠的信徒自願去做。

“教會不需要聚斂財富——因為民眾的信仰本身就是最大的財富。”

米爾斯教廷的初代教皇,大賢者康拉德曾經這樣說過,在康拉德教皇時代,米爾斯教派確實是樸素和虔誠的象征,教士們過著簡單的生活,努力為教區內的民眾排憂解難,包括施舍糧食,教導民眾知識,修整道路(其中也包括疏通從索菲亞通往新科夫諾城的那一段迷宮般的道路“大魚的脊背”)。付出很多而索求很少,正是那時候教會的真實寫照。

然而隨著教廷地位的逐漸提高,特別是越來越多的教士出任到大陸各國朝廷中的高級執政,教廷內部也漸漸發生了變化,世俗的奢華和享樂逐漸深入到每一個教士心中,教士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奢靡。到了這一代教皇米魯迪斯時期,當年賢者的告誡早已被拋諸腦後,教會比任何朝廷都要貪婪的聚斂錢財,在世俗國家的宮廷為了災年而減免賦稅的時候,教廷卻絲毫不肯減少用於“供奉米爾斯神”的宗教稅。同樣的,借著“供奉米爾斯神”的名義,聖堂變得越來越豪華壯麗,原本用於象征精神世界的聖堂卻不得不更多借助於世俗的手段加以裝飾——新科夫諾城的大聖堂可以說到了這一方面的極至。科夫諾商人修建這座大聖堂的目的,其實並不是為了宗教原因,而是出於對大主教海因的崇敬和感激。此外,科夫諾商人們也將之作為對帝國作戰勝利的紀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