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待月陰歷十九(第2/3頁)

十九

栗橋村小字早栃有句俗諺叫“平家的高鍋”。

在源平兩氏爭戰的時代。

早栃也發生過戰事。兩軍在此地相抗爭,勝負難分。到了用餐時間,兩陣營都開夥煮飯。

源氏因為正值戰事,認為飯愈快煮熟愈好,便將鍋子壓得低低的。他們判斷離火愈近就愈快煮熟,沒想到米飯遲遲煮不熟。

而平氏反過來把鍋子墊高,增加底下放置的木柴量。結果柴薪熊熊燃燒,水一下子就滾了,飯也煮得香噴噴。

由於這樣的故事,在早栃都說煮東西時把鍋子墊得愈高愈好。“平家的高鍋”這句俗諺,就是這個意思。

二百四十九

“卷”(譯注:原文無漢字,為片假名マキ。有可能是源自於書寫族譜的“卷物”[マキモノ,makimono,即卷軸])是用來表示親屬集團的詞。

從前,每戶人家都分別隸屬於不同的卷,比如右衛門卷、兵衛卷、助卷、之丞卷,等等,名字也都依據其所屬的卷來決定。

佐佐木家是右衛門卷。

因為是町人(譯注:江戶時代的身份階級之一,在都市從事工商業者,較武士、農民低賤,但具有經濟力),因此沒有姓(譯注:從前日本平民沒有姓氏,多以所屬之土地、集團等相稱。直到明治三年[一八七○年],為了貫徹戶籍制度,規定國民都必須有姓),代代都稱他們家為“山口的善右衛門”。同一個卷裏面,還有吉右衛門、作右衛門、孫右衛門、孫左衛門等人家。

二百五十

稱呼人名的時候,上面一定會加上其父的名字。

比方說春助這個人的兒子叫勘太,兒子就叫春助勘太。

當家叫萬藏,上代叫小次郎,當家就叫小次郎萬藏。

同樣,還有善右衛門久米、吉右衛門鶴松、作右衛門角、犬松牛、孫之丞權三,等等。女人也是一樣,叫長九郎菊、久兵衛春乃、千九郎香津,等等。

這年頭,女孩的名字也開始使用麻煩的漢字(譯注:在過去,日本女性的名字一般只使用假名,而無漢字。前面的菊、春乃、香津,原文也是きく、はるの、かつ)了,但這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樣的。應該是全國共同的傾向。

二百五十二

青笹村的關口,有個遊手好閑的人天天上遠野後巷的妓院。

那戶妓院叫三光樓,因此當地人也把這個人叫作三光樓,最後竟成了他家的家號。

那個人的家,現在也被稱為三光樓。

二百五十一

也有非常多的人以綽號被稱呼。

有個叫新助爺的老人,因為擅長唱彌勒調歌(譯注:原文為やら節,為遠野地方的慶祝歌曲),人們便稱他為彌勒新助。

愛吹牛皮的人就叫牛皮某某。這還算好的,有人因為偷過東西,所以叫作三只手五郎助;有人嗓音聽起來像哭聲,所以叫呱呱三五助;有人口吃就叫結巴三次郎;有許多這類揶揄人的稱呼。

此外,也有一些針對身體障礙而取的粗暴綽號,像單眼失明的叫獨眼龍某某;單腳殘障的叫跛子某某;手部殘障的叫無手某某。不光在遠野地方,這在任何一處似乎都是很普通的事。

此外,也有許多依據身體特征而取的綽號。

細眼睛的女人叫齋子阿菊(譯注:齋子多由眼盲女性所擔任);個子比常人矮的叫矮冬瓜三平;相反來說個子極高,就叫竹竿勘右衛門;瘦子則比喻為秧雞,叫秧雞長太;也有因為臉蛋既紅且細,所以叫紅辣椒阿駒的;還有小不點藤吉、翹屁股福治,等等。

也有以動物形象命名的例子,像貓頭鷹阿留、大蛇阿留;或以走路模樣來取名的蟹行阿熊、蛙足手桶、泥鰍太郎、狐狸阿環、不動阿勝,等等。

好玩的是,一名小學老師因為走路時手臂總是大大地擺動,叫作六臂老師;而臉蛋小巧、個子也嬌小的女老師則叫作瓜子姬(譯注:瓜子姬是日本民間故事的女主角,從老奶奶在河中撿到的瓜子裏誕生。後來天邪鬼擄走瓜子姬,殺死她並冒充。最後天邪鬼被揭穿殺死)

二百五十九

即使是同一個地方,各地區文化習俗也都不同。

佐佐木居住的村子,有個村人在提到栗橋村的時候這麽說:

那邊的人會圍在大鍋旁吃飯,各自從鍋裏直接舀東西到碗裏吃。湯也是一樣。有一次我只吃掉湯裏的豆腐,留下湯沒喝,那戶人家的主婦看到,便好意幫我把碗裏剩下的湯倒回鍋中,又從那鍋裏單舀了豆腐給我。可是我覺得很臟,實在難以下咽。咱們土淵村就絕對不會這樣。

不過據說在土淵村,還幾乎沒有任何一戶人家在廁所用廁紙。

都使用木棒代替廁紙,那叫作“搔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