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袖紅裳

文 柯南君

十年前,我還在臨安經營著一間酒樓,名為“翠雲樓”,在整個臨安城頗有名氣,常常要接待一些達官貴人,甚至皇親國戚,而富商大賈更是往來不絕。

翠雲樓生意興隆的原因並不在於酒菜的豐盛美味,而是因為臨著一家名為“綠袖紅裳”的青樓。

這家青樓從不像其他同行那樣,每隔一段時間便舉辦一個搶花魁大賽的噱頭來招攬顧客,用她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綠袖紅裳裏人人都是花魁。

光顧過的每一個人都會認同這句話。

不過沒有人知道她們究竟是何來歷,對於臨安城裏的人來說綠袖紅裳仿佛是突然間出現的。

綠袖紅裳裏加上鴇母一共七十三位姑娘,個個生得水靈清秀,美艷無比,和她們相比,其他青樓女子全部成了不入流的庸脂俗粉。這裏的每位姑娘幾乎都是夜夜客人不斷,要想讓其中一位服侍自己,夜夜都要進行競投,價高者得。而在芙蓉帳裏享用著那光滑細膩脆生生的玉體時,任誰也不會覺得銀子花錯了地方。

綠袖紅裳營業不足整月,臨安城裏其他青樓便已關門了大半。我的翠雲樓因為緊鄰其旁,也跟著沾了光,每日客人絡繹不絕,其中不乏腰纏萬貫的富商們,因此常常一月結算下來賞錢竟比利錢高出數倍!

然而綠袖紅裳最神秘的地方卻不在於姑娘們,而在名喚紅玉的鴇母。別處青樓的鴇母多半年逾三十,即便徐娘半老、風韻猶存,但和風華正茂的姑娘們相比畢竟稍遜一等。但紅玉作為鴇母卻不過二十,美得更是清新脫俗,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兩片臉頰更是如尚沾著些許露水的荷花般粉嫩,讓人忍不住想上去一親香澤。美到極致竟無端生出三分高貴來,讓她在那七十二位姑娘中間也顯得絕美超群。這期間無數蠻橫難纏的高官富商拿出各種價值連城的寶物想要與之共度春宵,但無一例外地被拒絕,能讓這些人也乖乖聽話可見她自有一套與他們周旋的方法。

不過紅玉最終還是出於減少麻煩的緣由而戴上了一層面紗,但一層面紗怎能遮住她的美貌,很快整個臨安城便傳遍了紅玉以及她的綠袖紅裳的事跡。後來,更有傳言說我朝的高宗皇帝也曾微服光顧綠袖紅裳,那紅玉再美也不過一介紅塵女子,怎敢冒犯天威,因此便有了和高宗皇帝的一夜雲雨。

盡管很少人聽信這類市井傳言,但大家還是不約而同地猜測起這些個女子的來歷來,各種說法紛亂不一,不過流傳最廣的還要數這臨安城裏說書堪稱一絕的王二爺說的故事:

話說在那南越蠻荒之地,人的足跡是遠遠到達不了的,於是各種飛禽走獸便開始修煉成精,並大肆搶占地盤,爆發了一場又一場的驚人之戰,儼然如王朝末年的割據政權。這其中,智慧而高貴的狐族漸漸變得十分強大,占據了南越之地最廣而又最肥沃的地盤。

而帶領著狐族搶占下這廣大地盤的狐王卻一天天老去,終於有一天,狐王知道自己大限已近,便把狐王之位傳給了自己的後代,一只幼狐,並囑咐幼狐的生母以及自己的親信沙狐盡心協助小狐王。

數年之後,當小狐王漸漸長大,便開始對日益驕橫的沙狐心生不滿。但精明的沙狐早就察覺到了變化,未等小狐王動手,沙狐便糾結了一群手下直接將小狐王殺死,沙狐立即稱王並開始殘殺老狐王一族,老狐王一族不得不四散奔逃,其中老狐王的妻妾們便逃入了這繁華的臨安城,這便是現在的綠袖紅裳。

王二爺不愧是說了半輩子書的人,將那志怪之事說得好像親眼見過一般。不過一些讀書人卻對此十分不屑,認為這故事不過是歷朝歷代王朝更替的翻版,更有甚者認為王二爺這是借說書之名諷刺我朝太祖皇帝欺負後周的孤兒寡母。

但那市井之人卻對王二爺的故事十分感興趣,女人們見自己的男人朝朝都往綠袖紅裳裏跑,不消王二爺說也早把她們當成了一群狐狸精,男人們聽說自己是和一群狐狸精同床共枕後,竟生出一種別樣的快感來。

只可惜王二爺講完這故事後便變得瘋瘋癲癲起來,否則憑他的好口才,一定能將那位白衣書生的來歷講成另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

那位書生是孤身一人進城的,並沒有帶什麽書童隨從,不過從他的穿著裝束可以很明顯看出他必定出身不凡。他剛進城就來到了我的翠雲樓,還未喊小二上菜就直接把我叫過去:“老板,你這翠雲樓就開在那綠袖紅裳旁,想必一定知道一些外人不知道的事情吧。”

“客官說笑了!那綠袖紅裳是像你這種貴公子消遣的地方,我就是一小飯館的老板,怎麽可能去得起啊!”

“聽這位公子口音不像本地人啊,這次進城不會就是為了綠袖紅裳來的吧?”接話的是地痞衛季,我瞧見有空便趕緊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