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新貴崛起 第229章 逆轉(第2/2頁)

對於上官秀來說,他只是打贏了一場不太好打的仗而已,但對於當時的整個時局來說,這一仗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力。

風軍以三千大勝寧南軍三萬,這個戰果讓沙赫各族都是大吃一驚,各族的首領們也不得不重新審視風國和寧南之間的強弱關系,那些原本傾向於寧南的部落,在此戰之後,立場紛紛發生了動搖,他們不再認為寧南能迅速滅掉風國,甚至他們都不認為寧南軍能夠打進風國的貞郡,站在寧南那一邊,與風國為敵,這太冒險了。

正在出使沙赫的唐婉蕓也因為上官秀的這一戰而變得底氣十足,在與各部族首領談判的時候,她也不像剛開始時那麽低聲下氣,現在完全是一副上國來使的姿態,雖不至於盛氣淩人,但也是恩威並施,在談判當中顯得遊刃有余。

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歸根結底還是要靠實力說話的。

上官秀對陣寧南軍的大獲全勝,再加入唐婉蕓的遊說,使得沙赫各部落最終放棄出兵援助寧南軍的打算,又都紛紛恢復中立的態度,甚至許多部落都已不願意再借路給寧南軍。

發生在西蔔山的這場看似規模不大的戰爭,卻引發出多骨諾米牌效應,最終的結果是導致寧南欲在沙赫屯兵、入侵風國貞郡,並從貞郡東進直取上京的計劃破產。

為了這個計劃,寧南付出兩三年之久的努力,期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精力,花費重金收買沙赫的各部族只是他們做的一部分,在貞郡培植史凱文勢力,也是此計劃的一部分。

結果只因一仗戰敗,寧南先前所做出的種種努力統統付之東流,這也是讓寧南朝廷始料未及的。正所謂禍不單行,寧南在沙赫的計劃剛失敗不久,前線又傳來首戰失利的消息。

風國和寧南各有百萬大軍囤積在兩國邊境,戰線延綿數百裏之長。寧南軍的第三軍團偷襲風國邊境的千官要塞,駐紮於千官要塞附近的剛好是風國第二軍團。

得知千官要塞遇襲的消息,第二軍團立刻前往馳援,寧南的第三軍團和風國的第二軍團於千官要塞外展開一場正面交鋒。

第三軍團是寧南的一支老牌勁旅,戰力不弱,身經百戰,屢立戰功,但風國的第二軍團也是一支王牌軍團,它的前身是素有風國最強軍團之稱的平原軍。

這一戰打下來,寧南的第三軍團大敗,好在第四、第五軍團及時來援,才解了第三軍團之危。寧南三個軍團合兵一處,開始對風軍展開反擊。

縱然風國第二軍團再驍勇善戰,也不可能以一敵三。在三個軍團的全力合擊之下,風國第二軍團被迫撤退,千官要塞也隨之被寧南軍攻占。

一舉打下千官要塞的寧南軍不依不饒,深入風國境內,追擊撤退的第二軍團。結果在他們追擊過程中,正好與風國的第九軍團遭遇。

第九軍團是風國唯一的一支重裝騎兵軍團,也是目前風國公認的最強軍團。

在重裝騎兵面前,步兵脆弱的不堪一擊,風國的第九軍團如同一把尖刀,直插進寧南三個軍團的心臟。

而先前撤退的風國第二軍團也只是詐敗罷了,在第九軍團重裝騎兵沖殺敵陣的時候,第二軍團調轉回頭,反殺了回來。

在風國最強的騎兵軍團和最強的步兵軍團夾擊之下,寧南軍的三個軍團大敗,損兵折將無數,從風國境內一路潰敗回寧南,越過兩國邊境之後,三個軍團還向寧南的縱身腹地逃出了數百裏,直至風軍停止追擊,才收住潰敗之勢。

此戰,雙方固然各有傷亡,但寧南軍的損失要遠遠大過風軍的損失,更關鍵的是,這一仗把寧南軍的士氣打壓了下去,反倒是風軍的士氣迅速提升起來。

這一戰由寧南軍的第三軍團挑起,當然也是早有蓄謀的,只是寧南方錯估了風國形勢,認為風國境內叛亂四起,風軍將士無心在邊境作戰,己方出動出擊,必能大敗風軍,但他們忽視了一點,就是唐淩的禦駕親征。

唐淩未來邊境的時候,風軍的確是軍心不穩,但隨著唐淩的到來,風軍將士們心裏都有了底氣,人們也都憋足了力氣,想在皇帝面前表現一番,建功立業。在風軍將士這種心理之下,寧南軍的主動進攻無疑是一腳踢在鐵板上。

VIP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