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新貴崛起 第245章 大勢(第2/2頁)

上官秀聽得連連點頭,覺得東哲所言有理。廣林一部有六萬余眾,己方以六萬多人去打敵人的一兩萬人,十拿九穩之事。他回頭看向身後的肖絕,說道:“阿絕,立刻給廣林將軍傳書,讓他即刻趕往金州,共商大計。”

“是!秀哥!”

在聽了吳念、東哲、孔笛三人的分析之後,上官秀對此戰的信心更足,也更加堅定了他出兵東征的決定。

在貞西軍積極準備討伐史凱文一部叛軍的時候,或許連老天都在幫忙,上京朝廷突然決定派出一支儲備軍,向貞郡進發。

這支儲備軍算是中央軍的後備軍,有十萬之眾,是朝廷臨時征召新兵組成的。

風國朝廷之所以把這支儲備軍派往貞郡,並非要幫著貞西軍剿滅叛軍,而是打算從貞郡進入沙赫,再從沙赫攻入寧南境內,讓寧南南北兩線作戰,首尾難顧。

這個戰術由唐淩親自制定,在北方的正面戰場上,風軍連續取得幾場勝利,士氣大振,囤積於兩國邊境的寧南軍勢微,不得不向後撤退。現在,唐淩已準備率領風國大軍攻入寧南境內,一舉殲滅寧南的主力大軍。

但是深入敵境作戰也是困難重重,寧南就算有戰損,其援軍也會源源不斷地從後方補充上來。這是唐淩不願意面對的情況,從沙赫攻打寧南的南部,讓寧南雙線作戰,如此一來,寧南無法把全部的援軍都投入到北方戰場,不得不分兵防守南部,這會讓正面戰場上的風軍壓力頓減。

本來,唐淩是打算派貞西軍進入沙赫,攻打寧南南部,但唐婉蕓在回書中也說得很清楚,目前貞西軍正在全力對付貞郡內的叛軍勢力,無暇出兵攻打南寧,若想讓貞西軍出兵寧南,至少得等到貞郡的叛軍被全部平滅之後。

但戰機稍縱即逝,拖延不得,唐淩隨即責令上京朝廷,必須抽調出一個軍團,以沙赫為跳板,反其道而行之,去偷襲寧南的南部。在給朝廷的書信中,唐淩語氣嚴厲,給朝廷的三個主事大臣下的是死命令。

接到唐淩的書信後,蔡霄、邱毅、宋晟這三位都不敢等閑視之,但目前留守上京的只有兩個軍團,而各地又叛軍四起,上京的這兩個軍團絕對不能調動,三人一核計,決定以三萬的後備軍做基礎,又臨時緊急征召起七萬新兵,組成一個軍團,派往貞郡。

同一時間,唐淩也給唐婉蕓傳書,要她擔任軍團主帥,親率十萬大軍去攻寧南。

這就是朝廷突然派出十萬大軍進入貞郡的來龍去脈。但貞郡內的各路叛軍並不知道這十萬大軍進入貞郡的真實目的是什麽,只以為是朝廷派軍協助貞西軍作戰的。

一時間,貞郡內的各路叛軍都慌了手腳,尤其是位於貞東地區的蔣廉叛軍和狄青叛軍。當初史凱文率軍攻打貞西的時候,蔣廉和狄青也都率領部下參與了,而且還在貞西的幾座城鎮裏好一番的燒殺搶掠,現在朝廷要聯手貞西軍一同剿滅叛軍,他倆又哪能有好果子吃。

朝廷派出的大軍還沒進入貞郡呢,早早聽聞消息的蔣廉和狄青立刻給上官秀各寫了一封書信,他倆的書信大同小異,一是道歉,二是表示悔改,三是願意棄暗投明,請求上官秀和貞西軍能不計前嫌,接納他倆。

看過他二人的書信,上官秀嗤之以鼻,蔣廉和狄青是典型的墻頭草,哪邊風大哪邊倒,史凱文勢強的時候,他倆心甘情願地做史凱文的走狗,現在史凱文勢弱,而己方勢強,這兩人又厚顏無恥地要‘棄暗投明’了。

心裏氣歸氣,但蔣廉和狄青肯不與史凱文聯手一處,這對貞西軍還是很有利的,也為貞西軍省去不少的麻煩,上官秀在給他二人的回書中,好言安撫,並且向他二人承諾,只要他倆肯棄暗投明,以前的事,他可以既往不咎,至於蔣廉和狄青投靠過來後的待遇,可參考廣林一部。

VIP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