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新貴崛起 第424章 立場(第2/2頁)

等到普蘭族軍回到領地內救援時,風軍早已跑得無影蹤,留下來的是滿目瘡痍。

普蘭族的族長大罵另外五族不肯全力救援,導致己方的領地遇襲,損失慘重,並宣布退出聯軍。普蘭族的退出也拉開了聯軍瓦解的序幕,納族緊隨其後,也宣布退出聯軍,隨著普蘭族和納族的相繼退出,沙東聯軍已名存實亡,余下的四族也回到各自的領地,不再出兵與風軍對峙。

這一次在沙東(沙赫東部)發生的戰爭規模不大,雙方的傷亡,也只有納族死了數千人,不過這一場戰鬥卻是風軍第一次把火銃運用到實戰當中,意義深遠,不僅成就了廣獠的威名,也奠定了該當和子隱二人在貞郡軍中的地位。

尤其是該當和子隱所建立的火銃營,基本成為風軍未來火銃營的定式,一個營,一千人的兵力不變,內部細分為左營和右營,上到戰場,擺下的也是兩座方陣。

等到上官秀回到西京的時候,沙東交戰已然結束,但廣獠一部仍駐紮在西蔔山,沒有撤回關內,看廣獠的架勢,還打算繼續掠奪沙東各部。

只是,這個時候風國國內已是風雲突變,反唐淩的叛亂越演越烈,終於全面爆發。

桓郡的林勇部叛軍之所以向貞郡這邊移動,目標並非貞郡,而是上京。

以林勇為首的十萬叛軍開出桓郡,直奔上京,與此同時,風郡的黎嘉部叛軍和常貫部叛軍、莫郡的肖北部叛軍和鐘子山部叛軍、安郡的薛遠部叛軍和楊嶽部叛軍,以及寧郡、玉郡、川郡等等,合計十六支之多的叛軍齊出上京,對上京展開了合圍之勢。

叛軍的主張很明確,唐淩退位,唐鈺登基,如果唐淩繼續在位,風國的危急只會越來越嚴重,現在,也只有鈺王才能救風國。

十六支叛軍,合計上百萬之眾,合圍風都上京,其聲勢可謂是驚天動地,在風國全國乃至周邊各國都引起了軒然大波。這就是發生在風歷三八八年底,著名了十六路叛軍之亂。

在此期間,上官秀也接到了唐鈺和十六支叛軍主帥傳來的親筆書信,邀他一同起事,推翻唐淩暴政,開辟一個開明又民心所向的新的大風皇朝。

在這種局勢之下,上官秀急招廣獠一部返回西京,別的兵馬可以不帶,但要把火銃營帶回西京。

上京發生如此巨變,廣獠那麽愛湊熱鬧的人哪裏還能在西蔔山待得住了,當即率領該當、子隱以及火銃營,日夜兼程,趕回西京。

西京郡尉府。貞郡軍的將領和謀士們齊聚一堂,會議一天接著一天的召開,商議己方究竟要站在哪一邊,該怎麽做,又該做出什麽樣的部署等等事宜。

在這一連串的緊急磋商當中,貞郡軍內部兩大派系的分析徹底浮上台面。

以洛忍和安義輔為首的將官們堅決支持唐鈺,他們認同叛軍的理念,認為唐淩應當退位,她的皇位本就得來不正,在她的治理之下,風國又如此之動蕩不安,自建國以來,從未有過,退位理所應當,而唐鈺的繼位則是人心所向,皇位本就該是唐鈺的,是唐淩從唐鈺手中硬搶走的,最關鍵的一點是,唐鈺開明,有變革的決心,唐鈺若不做皇帝,風國離亡國也真的不遠了。

以詹熊和胡沖為首的將官們,意見剛好與洛忍、安義輔等人相左,他們這一批將官堅決支持唐淩。繼承皇位這麽大的事,那不是過家家,不是你覺得能行誰就可以上,誰不行誰就得下去,如果開此先河的話,以後的風國皇位就成兒戲了,一旦有人對皇帝不滿就會叛亂,就會逼皇帝退位,風國將會永遠處於動蕩之中,永無寧日。不管唐淩當初使用什麽手段取得的皇位,既然她已經坐上去了,她就是風國的皇帝,就不能再下來了,任何形式的逼宮,都是叛亂,都應斬盡殺絕。

一邊支持唐鈺對唐淩取而代之,一邊支持唐淩繼續在位,雙方各持己見,爭持不下。而他們的爭執,又恰恰是上官秀心裏的矛盾點。

他本是唐鈺的人,對唐鈺存在天生的親近感,從情感出發的話,他肯定是支持唐鈺的。但理性又告訴他,唐鈺只適合做盛世的開明君主,而在亂世當中,風國需要唐淩這種具備鐵血手腕又強硬的皇帝。

貞郡軍連一個確定的立場都做不出來,連一個選邊站的選擇都做不定,至於後面的什麽準備、部署那都是妄談。

十六路叛軍圍困上京半月有余,廣獠都率領著火銃營撤回到西京,而貞郡軍的高層還在唇槍舌劍的爭執己方到底該支持誰。

VIP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