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新貴崛起 第531章 風鬼(第2/2頁)

可是他哪裏知道,北峰那邊的風軍也都餓得藍了眼睛,看到寧南軍攻打上來,等於是看到了美食主動送上門來。畢竟南峰這邊所發生的一切,北峰那邊都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寧南軍把主戰場北移,開始主攻北峰,戰鬥血腥又慘烈。開戰之後,風軍主動示弱,等寧南軍攻上來之後,才開始全力反撲。所謂的反撲,是真的把人撲倒,生吞其肉,生飲其血。在南峰那邊被嚇破了膽的寧南軍,在北峰這邊又再一次被嚇破了膽。

當然了,貞郡軍在此時的所作所為,固然是為了生存下去,並成功把寧南人嚇得魂飛魄散,但絕非什麽光彩之事,日後也沒少被人詬病,受風人的文誅筆伐,上官秀能得到‘風鬼’這個褒貶各半的稱號,並且還被後世一直沿用下去,此事就是個引子。

寧南軍第七軍團和第九軍團的前軍,攻打萬淵谷受挫,而第七軍團和第九軍團的主力大軍,又被風國的民間義軍死死拖在永陽郡,萬淵谷的戰事就這麽僵持了下去。

風軍不肯棄守峰頂,寧南軍也不肯撤退,又強攻不上去。

雙方僵持過程中國,風軍將士餓得實在受不了了,就由上官秀和廣獠率領著精銳人員,悄悄下山,偷襲敵營,抓捕寧南軍的俘虜,帶回峰頂。

這段時間裏,上官秀一直沒有接到貞郡軍主力軍團的消息。

直到上官秀等人已在萬淵谷足足駐守了十天,才終於把貞郡軍的主力軍團盼來。

貞郡軍的主力之所以這麽多天才行至萬淵谷,並非有意拖延,而是迫不得已。原來這段時間裏,貞郡軍主力一直在和寧南軍的第三、第五軍團作戰。

上官秀帶人去往萬淵谷不久,貞郡軍的主力就被寧南軍的第三、第五軍團追趕上。

雙方隨之展開軍團會戰。戰事膠著,打得不可開交,貞郡軍就算是想撤都撤不下來,一旦選擇撤退,必然會遭受寧南軍的猛烈追擊,有全軍覆沒之危。

而就在雙方會戰到最關鍵的時刻,又是風國流竄到寧南的民間義軍立功了。風國義軍出人意料地偷襲了第三和第五軍團的後勤補給。

義軍把兩個軍團的後勤補給瓜分一空,每個人都捧著大量的戰利品,高高興興地回國了,但對於第三和第五軍團而言,這次的後勤補給被洗劫可是致命的,不僅導致兩個軍團的彈藥、軍備、軍餉不足,而且還讓兩個軍團的將士們斷了糧草。

兵家有雲,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見糧食對一支軍隊的重要性。

將士們可以沒有彈藥不用火銃、可以沒有軍備不穿盔甲,甚至可以沒有軍餉口袋空空,但絕不能沒有軍糧。在你死我活的戰場上,二十萬的將士們如果都吃不飽肚子,又怎麽去與敵軍作戰,又哪來的鬥志去作戰?

第三和第五軍團最後只能無奈地選擇撤退,不敢再繼續打下去,因為在糧草不濟的情形下,大軍隨時都有全線崩潰的可能,尤其是對陣兇狠又狡詐的貞郡軍,若心存僥幸,就等於是讓自己一腳踏進了鬼門關裏。

寧南軍這兩支戰力強盛的軍團主動撤退,讓貞郡軍這邊也長長松了口氣。孟秋晨也暗暗感嘆,神池發動義軍對寧南軍作戰,再次起到了奇效。

其實就整體的綜合國力而言,寧南和風國還是存在著差距,其中最顯著的一點就是人口。

寧南和風國的總人口數,大致相當。但寧南的人口中,有一大半都是異族,生活在寧南的西部,他們不願意遷移到東部,也不願投軍,為寧南去作戰,反觀風國這邊,種族統一,不管是生活在哪個郡縣的人,他們都是風人。

所以一旦風國發動起全民(敏感)運動,鼓動起全國百姓去參與西征,寧南的局面一下子變得很被動。

這個差距是由兩國人口的構成造成的,其中涉及到的是不可調和的種族矛盾,這也是寧南最大的軟肋,而且一再被風軍所利用。

在寧南境內,風軍能從當地的百姓中,輕而易舉地組織起義軍,而寧南軍在風國境內,根本無法招募到義軍,所遭遇到的是全民抵抗。

VIP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