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統 第1108章 求援(第2/3頁)

不過,上京朝廷能耗得起,神池卻耗不起。

神池只是個彈丸之地,比提亞都要小很多,而且境內全是高山峻嶺,耕地極少,吃的、穿的以及日常的生活用品,全靠向外購買和朝廷的補給,神池被困個一二十天還沒問題,但時間一長,神池境內的百姓們便支撐不住了。

圍困神池這事,上官秀也曾冒天下之大不韙做過,當時是因為神池收留的叛軍殘部,給予庇護。一方是要趕盡殺絕,一方是要終止殺戮,可以說是雙方理念不同所造成的摩擦。

而這次不同,這次是叛軍朝廷強加在神池頭上莫須有的罪名。

前者是神池確實有做過,後者是神池什麽都沒做,所以,上官秀率軍圍困神池的時候,雙方的矛盾還能因為兩邊的讓步而得到化解,可這一次上京朝廷對神池的圍困,是難以調和的,除非神池違背自己的意願,承認唐鈺朝廷的正統與合法,但如同一來,也就等於承認了唐淩帝位的非正統與不合法。

當初神池認可了唐淩,而現在因為唐鈺的叛亂,又全面否定了唐淩,如此的反復無常,不僅會讓風國的內亂進一步的加劇,也會大大影響神池的威信和聲望,這已經觸及到了神池的底線,在這件事上,神池是不可能做出任何讓步的。

神池的不妥協,與上京朝廷的武力威逼,讓雙方頂到了一起,陷入僵局。神池現在已經被困了一個月多,境內百姓的生活已經陷入困頓。這種被困的局面,神池必須得盡快解決,但神池自己又不好使用武力,強行擊退叛軍,畢竟這與神池一貫信奉的止殺原則不相符。在自己不能出手的情況下,神池只能來求助唐淩,希望唐淩朝廷已經出兵神池,擊退叛軍。

聽完管童的講述,上官秀頗有些哭笑不得,當年神池為了庇護叛軍,不惜與貞郡軍對抗,被貞郡軍足足圍困了兩個月,結果,神池對叛軍的庇護,沒有為神池贏得任何的回報,反而現在還被叛軍恩將仇報,這不是自找的嗎?

上官秀本就有意出兵,反攻叛軍,這次神池被叛軍圍困,讓他更是有了一個名正言順的出兵理由。不過他沒有立刻做出表態,而是選擇了沉默,靜觀其變。

沒等唐淩說話,軍務大臣杜憲已先挺身而出,皺著眉頭說到:“管長老可知叛軍的兵力號稱百萬,而朝廷目前的可用之兵,只有二十萬?管長老現在請朝廷出兵,解神池的被困之圍,就等於是讓朝廷用二十萬的兵力去撞叛軍的百萬大軍,這未免也太強人所難了吧。”

“杜大人所言極是,這次,並非朝廷不願幫忙,而是朝廷也有朝廷的困難,與寧南的國戰,中央軍主力已全部被拖在國戰戰場上,現在只靠二十萬的兵力,主動出擊叛軍,無疑是讓二十萬的將士們去白白送死,非但無法為神池解圍,反而還會讓朝廷自身陷入到危難當中,朝廷的處境,也望管長老能多多諒解啊!”蔡輝眉頭緊鎖地說道。

剛才上官秀提出反攻叛軍,他為了配合父親,沒有站出來反對,現在管童提出幫神池解圍,他也不用要顧及誰的面子了,義正詞嚴的表示反對。

周圍的大臣皆是一片反對之聲,而主事的唐淩和上官秀又都沉默不語,管童倒也不急,還是一臉的平靜,對上官秀含笑問道:“不知殿下的意思如何?”

上官秀顧左右而言他,笑吟吟地說道:“我的意見是,等散朝之後,無論如何也要與管長老痛飲幾杯,以謝管長老當年的救命之恩。”

對於上官秀的避重就輕,管童忍不住笑了出來,並沒有被他帶跑話題,追問道:“那麽,殿下對出兵解困之事是如何看的?”

上官秀眼珠轉了轉,說道:“當年,管長老曾對秀說過,將來會有事相求,不知可是此事?”

管童淡笑著說道:“那只是老夫一時興起之言,殿下不必當真。”

上官秀正色說道:“如果管長老說,當年所求之事,就是為今日朝廷能出兵解神池被困之圍,秀一定應允。”

此話一出,在場的大臣們臉色同是一變,還未等周圍眾人說話,管童已仰面哈哈大笑起來,雙目晶亮地說道:“就算老夫不開口相求,在殿下的心裏,不是已早有決定了嗎?”

上官秀眨眨眼睛,停頓片刻,他不動聲色地笑問道:“洞察?推演?”隨著修為的不斷精進,上官秀對靈武的理解也越來越深。靈武的確可以預測到未來,洞察能預測到未來的瞬間,而推演則能預測到很遠。

管童但笑不語,並沒有解答他心中的疑問。

上官秀也未再追問,只含笑點點頭,而後,他環視在場的眾人,震聲說道:“叛軍圍困神池,歸根結底,是為了讓神池承認叛軍的正統,看起來朝廷是事不關己,實則此事對朝廷至關重要,一旦神池承受不住叛軍的壓力,對叛軍做出妥協,那麽,風國的正統將不再是朝廷,而是叛軍,風國百姓也會對朝廷失去信心,叛軍反而變成了民心所向。民心,是朝廷手中掌握的最大優勢,若失去這個優勢,即便朝廷已退縮到西部四郡,也同樣站不住腳,早晚會被叛軍打出風國,這,應該不是諸位大人樂於見到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