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統 第1151章 北方(第2/3頁)

經過這段時間的接觸與合作,海莉對子隱的謀略是深有體會的,聽他這麽說,她多少心安了一些。

子隱笑吟吟地繼續說道:“就算海莉小姐現在不出兵,我想,陛下令你出兵的旨意也很快會送到你的手裏,與其被人命令的出擊,不如主動出擊,做的事情都一樣,但給人的感受卻完全不同。海莉小姐是聰明人,也很清楚金斯克城邦軍現在最需要誰的支持,多余的話,也不需要我再贅述了吧?”

他的這番分析,堅定了海莉的信心,最後,海莉接受了子隱的建議,率領著十萬鐵騎,與憲兵隊一並挺近安郡,直撲大戰過後正在安郡休養的川郡叛軍。

四盤山一戰,川郡叛軍大勝,但自身也不是毫無損傷,傷亡的將士也有四萬多人。

唐婉蕓本以為打敗了第四軍後,己方便不會再受到牽制,經過短時間的休整後,可直接進入川郡,哪裏想到,大軍還沒來得及南下呢,北方又來了金斯克城邦軍以及憲兵隊。

金斯克城邦軍可是騎兵軍團,川郡叛軍進行的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快過騎兵,而步兵對陣騎兵,劣勢太大,如果沒有戰壕、土墻等防禦工事做倚仗,根本不可能是騎兵的對手,可一旦選擇布置戰壕、土墻等工事,大軍也就動彈不得了,還是被死死拖在了安郡。

如果只來了一個海莉,唐婉蕓還不太怕,在她眼中,海莉和金斯克城邦軍終究屬番邦異族,此戰也不是不能打,關鍵是與海莉一起的還有該當和子隱。

尤其是子隱,足智多謀,運籌帷幄,極善用兵,堪稱憲兵隊中的靈魂人物。金斯克城邦軍和憲兵隊湊到一起,就如同讓狼群裏多了一頭狽,戰力倍增。

金斯克城邦軍和憲兵隊及時進入安郡,這對當時的戰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為第一軍團和西京朝廷爭取到了寶貝的時間。

第四軍團撤回到貞郡後,留在貞郡的新兵營立刻填補了進去,僅剩三萬人的四軍團殘軍,隨著新兵營的到來,軍團編制一下子被補滿。

新兵營的主將隋棠靜,火線上任,暫時擔任四軍團軍團長一職,隋棠靜也有幸成為貞郡軍內,第一名女性的軍團長。

當隋棠靜率領第四軍團,重回平叛戰場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多月之後,而直到這個時候,川郡叛軍仍被拖在安郡境內,未能離開一步,可見金斯克城邦軍當時起到的作用之巨大。

不過金斯克城邦軍的參戰,也引發了一個連鎖反應,貝薩國突然出兵風國。

貝薩軍進入風國的理由很名正言順,他們不是來幫誰打仗的,而是來平叛的,貝薩軍平叛的對象,正是金斯克城邦軍。

在貝薩國內,以海莉為首的金斯克城邦軍已經被教廷和王廷定性成了反賊,由於金斯克城邦軍在風國國內,貝薩國出兵討伐,自然也是合情合理。

貝薩軍要進入風國,就得穿過北郡,北郡現在在風國的地位有些尷尬,唐淩朝廷認定北郡屬風國領土,唐鈺朝廷則認定北郡屬租借之地,而北郡自身又是剛剛並入風國的,一窮二白,還需風國國內補給,唐淩朝廷和唐鈺朝廷內戰正酣,都沒空管它,北郡一時間也就成了三不管的地方。

風國國內棄管北郡,但北郡人還是得自己管自己。目前,北郡最高級別的官員就是郡守劉允,他是即任郡守,又任郡尉,身居二職,完全掌控了北郡的軍政大權。

貝薩軍來勢洶洶,欲通行北郡,進入風國,劉允組織北郡地方軍,予以阻擊。北郡的地方軍,其實還是以貝薩族為主,他們雖然已經入了風國國籍,但對貝薩國,還是有著祖國情懷,對陣貝薩軍,也不可能真心實意的去與之交戰。另外,劉允終究是治政人才,而不是軍事人才,他治理一方,能力出眾,領兵打仗,就純屬外行了。

在抵禦貝薩軍的戰鬥中,北郡地方軍這邊是主帥不行,下面的將士們也不用心,連戰連敗,貝薩軍長驅直入,深入北郡,大有洞穿北郡,進入風國本土的趨勢。

也就在這個時候,於杜基戰場上的貞郡軍第三軍團突然回撤北郡,迎擊貝薩軍。

風國在杜基戰場上共投入七個軍團,其中有六個軍團都在杜基西部,與寧南軍作戰,只有貞郡軍的第三軍團,在杜基的東部,也就是寧南軍的後方,不斷搗亂。對於第三軍團,寧南軍可謂是恨之入骨。

寧南軍不理它,三軍團便在寧南軍的後方四處襲擾,而寧南軍一旦集結大軍回擊,三軍團要麽撤入索蘭城邦領地,要麽撤入北郡,因為西線戰場的壓力太大,寧南軍不敢也不可能為了追擊第三軍團,而調動大批軍隊離開杜基,深入索蘭城邦或北郡。

你來我撤,你退我進,第三軍團在寧南軍的後方,就是采用這樣的戰術,大大牽制了寧南軍的精力,也使得風軍在西線主戰場上的壓力減輕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