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統 第1175章 抉擇(第2/3頁)

洛忍問道:“秀哥可知是何人潛入大營行刺?”

上官秀說道:“刺客已經逃走,至於刺客的身份,我也不清楚。”

洛忍皺著眉頭說道:“這次是我們太大意了,竟然讓刺客神不知鬼不覺地潛入到秀哥的寢帳!”周圍諸將聞言,無不是面紅耳赤的垂下頭。

上官秀不以為然地笑了笑,說道:“都不必自責,我這不是還好端端的站起這裏嘛!”

“秀哥,明日的休息……”

“照常,不必取消!”

上官秀回到自己的寢帳,棚頂的破口已經被補上。他還沒來得及坐下,吳雨霏已快步跟了進來,她走到上官秀近前,小心翼翼地問道:“秀哥,聖女她……”

“有人救了她,聖女現已返回神池。”

“啊?”吳雨霏暗吃一驚,來敵的靈武有多高強,她是親眼所見,竟然有人能從他手中救出聖女,這太不可思議了。

“好了,此事到此為止,以後不必再提。”

翌日,貞郡軍於固江兩岸休息一天,而後,大軍渡過固江,繼續向西進發。

與此同時,以唐靖為首的二十萬叛軍主力也正在向東進發,雙方逆向而行,遭遇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這個時候,雙方的將領們都在緊鑼密鼓的討論決戰的地點。在這件事上,貞郡軍與叛軍倒是不謀而合,不約而同的把決戰的地點選定在恭城附近的長松平原。

長松平原位於安郡中南部,方圓數百裏,地勢平坦,一馬平川,軍團會戰,在此也相對容易展開。

唐靖把決戰地點選在這裏,當然是因為他麾下的兵馬人多勢眾,開闊的空間,對於他們人多的這一方十分有利。

貞郡軍把決戰地點也選在這裏,是因為底氣夠足,哪怕在兵力相差一倍的情況下,貞郡軍仍有信心能在正面擊潰敵人。

按照雙方的推算,十日後,雙方都可抵達長松平原。

不過計劃永遠都沒有變化快。在貞郡軍向西進發的時候,突然收到杜基戰場傳來的消息,盛翟病故。

風軍在杜基戰場上有兩名主帥,一位是右將軍盛翟,一位是衛將軍石驍。

兩名主帥,以盛翟為主,石驍為輔。盛翟突然病故,這對風軍的士氣而言,是個沉重的打擊。盛翟畢竟是右將軍,以軍階來算的話,除了大將軍,就是右將軍的軍階最高了。

在風軍內部,盛翟的威望也的確非旁人能比,現在他病故,全軍的指揮權都將落在石驍的手裏,以衛將軍的威望,下面的將士們也難免會不服。

可以說盛翟的病故,已經打破了杜基戰場的平衡,而杜基戰場又是兩國國戰最重要的主戰場,投入的總兵力超過一百五十萬,風軍若是在杜基戰場落敗,基本可以宣示這一場國戰,風國已經輸了。

在這種情況之下,風國國內的平叛戰爭就變得迫在眉睫了,如果無法在短時間內結束內戰,迅速增援杜基戰場的話,接下來會發生什麽樣的變數,誰都不敢預測。

而與唐靖一部的戰役,就是決定著風國能都盡快結束內戰,最為關鍵的一戰。

以上官秀為首的貞郡軍將士們,現在無不是心急如焚,只想著盡快打敗唐靖一部,攻陷上京,可天不遂人願,貞郡軍西進的過程中,偏偏趕上了連續的陰雨天。

連日來,天空都是陰沉沉的,時而下小雨,時而下中雨,路面上全是淤泥,大軍行進的速度十分緩慢。

十日後,以唐靖為首的叛軍先一步抵達長松平原,而此時的貞郡軍,還在砂河以東。現在,唐靖一部完全可以以逸待勞,於長松平原駐紮下來,坐等貞郡軍抵達這裏。

但唐靖卻出人意料地選擇繼續東進,穿過長松平原,迎擊貞郡軍。

直至三天後,貞郡軍才終於抵達砂河東岸,而這個時候,唐靖一部距離砂河已不足五十裏。

現在,貞郡軍面臨兩個選擇,要麽強行渡河,要麽放棄渡河。

砂河並不算寬,河水不深,水流也不湍急,即便不會遊泳之人,抱著一根木樁也能遊到對岸。

可是十萬大軍的過河,不是一時半刻能完成的,以叛軍的行軍速度來判斷,貞郡軍很可能在渡河進行一半到的時候,叛軍就抵達砂河西岸了。

到那時,貞郡軍先一步渡過砂河的幾萬將士,將要面臨二十萬大軍的圍攻,後果不堪設想。

可是貞郡軍現在若是不渡河的話,接下來便再沒有渡海的機會了,等叛軍抵達西岸,布置好防禦,貞郡軍根本不可能頂著對方的火力強行渡河,那和自殺沒什麽分別,最後只能選擇放棄渡河,與叛軍在砂河的東西兩岸進行對峙。

至於具體要對峙到什麽時候,誰都判斷不出來。

上京朝廷有的是時間拖延下去,但對於西京朝廷而言,所剩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