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統 第1218章 鬼才(第2/3頁)

這一場交戰,寧南軍損失的兵力並不多,固守軍團的主力仍在,但關鍵是三個軍團的後勤補給都被打沒了。

此戰過後,寧南軍再不敢分兵作戰,也再不敢貿然出擊,三個軍團駐紮一地,堅守不出。

在杜基東部戰場上,胡沖作戰詭詐多變、飄逸難測的風格,展現無遺,硬是以一個軍團的兵力,逼著寧南軍三個軍團閉門不出,不敢踏出營地一步。

膽大又心細,且出人意料,利用自己手中所能掌握的一切優勢,來因地制宜的制定戰術,這就是胡沖作戰的特點。

看胡沖打仗,看不出來具體的章法,但若仔細研究的話,便會發現,他所有戰術的核心思想,都在兵書戰策裏,‘兵者詭道’,‘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兵之形,避實而擊虛’,‘合則分之,分則破之’。

當初上官秀力排眾議,沒有把胡沖一部並入到風軍主力當中,而是單獨把它安插在杜基東部,讓其自由作戰,任其發揮,從中固然能看出上官秀對胡沖的了解和信任,但更能體現出他用人的高明之處。

有些人善於單獨作戰,而有些人善於集體作戰,胡沖便屬前者。若是當初把胡沖一部編入到風軍主力當中,受石驍的管轄,胡沖一部無論如何也打不出如此飄逸的戰術,更起不到以一個軍團牽制住敵軍三個軍團的重要作用。

當辛繼瑤親率大軍來圍剿胡沖一部的時候,胡沖已率領第三軍團撤退到北方西奧侖的索蘭城邦境內。

之所以沒有回撤到東邊的北郡境內,胡沖是擔心把寧南軍引入到北郡,北郡是風國領土,把敵軍引入本國本土的罪責,他可承擔不起。

胡沖率軍撤退時,還帶走了杜基當地許多德高望重的老族長,與其說他是撤退到西奧侖,不如說他是組織杜基老族長們集體訪問索蘭城邦。

索蘭城邦的領主斯科特•華德對胡沖和杜基老族長們的到來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以國禮相待。

會談當中,華德領主還拍著胸口做出保證,只要杜基人能驅逐走寧南人,索蘭城邦,以及貝薩國西部的各大小城邦,會合力出資,幫助杜基人重建杜基國。

胡沖也不甘落後,當眾保證,風國也會對杜基的重建出錢出力,給予大力支持。

現在的胡沖,基本就是在滿嘴胡說,他只是軍團長,又哪能決定國策?

做出這樣的保證,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拉攏杜基人,希望從杜基人那裏得到更多更大的支持,如此,更有利於己方在杜基的作戰。

胡沖和華德領主的保證,讓杜基的老族長們喜出望外,人們仿佛一下子都看了復國的希望,對他二人自然是感激不盡。

第三軍團在索蘭城邦駐紮了幾日,寧南軍並沒有越過兩國邊境,追殺進索蘭城邦境內。

對此,胡沖倒也不意外,目前寧南正處於內憂外患之際,光是應對風國,就已經夠讓寧南人頭疼的了,寧南人不敢再把戰事擴大化,波及到索蘭城邦的頭上。

不管怎麽說,索蘭城邦還是掛在貝薩國名下的,而且索蘭城邦自身的實力也不弱,不僅是貝薩國西部最大的城邦,而且還是貝薩西部各城邦的盟主,寧南軍倘若不管不顧的沖進西奧侖境內,那無疑是捅了螞蜂窩。

在索蘭城邦混吃混喝的過了幾日,胡沖這才帶著杜基一幹老族長,率軍回到本國的北郡。進入北郡後,先是把軍中的傷員運送回貞郡老家,並填補新兵,補充軍團空缺的編制。

北郡郡守劉允,對杜基的老族長們更是熱情款待,胡沖能滿嘴的胡說八道,身為政客的劉允更是精於此道,把杜基人招待的賓至如歸。

休整幾日,軍團的編制已補充齊整,火器彈藥糧草填補充足,胡沖率軍又重返杜基境內,經過這一番的休整,因連番交戰而上下疲憊的第三軍團,現在又變得生龍活虎。

寧南軍雖然取得了齊奧戰爭的勝利,但杜基的大格局並沒有發現太大的改變,風軍的北方集團軍被打光了,但貞郡軍的第一軍團和金斯克城邦軍填補進來,和第九、第十、第十二軍團又合力重組防線。

隨著貞郡軍第一軍團和金斯克城邦軍的到來,石驍仿佛吃下了一顆定心丸,連日來的頹廢一掃而光,又野心勃勃的想要組織兵力,對寧南人做出反擊,將杜基西部的失地再重新奪回來。

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貞郡軍和金斯克城邦軍的到來,讓他的好日子就此過到頭了。

風軍大營,中軍帳。

這日,石驍一大早就來到了中軍帳,令他意外的是,中軍帳的外面站了許許多多的將官,走進中軍帳內,裏面的將官們也不少。

貞郡軍一軍團的軍團長洛忍、金斯克城邦軍軍團長海莉、第九軍團軍團長齊飛、第十軍團軍團長聶震、第十二軍團軍團長連華,以及憲兵隊的兩名主將該當、子隱,都在賬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