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統 第1219章 彈劾(第2/3頁)

“末將願追隨洛將軍,誓與敵軍,死戰到底!”聶震諸將異口同聲道。

中軍帳內的喊聲,外面的將官們也都聽得清清楚楚,聽到‘洛將軍’的稱呼,人們面露喜色,紛紛單膝跪地,大聲喝道:“我等願追隨洛將軍,與敵血戰,寧死不退!”

罷黜石驍統帥之職,推舉洛忍接任,這件事,並不是上官秀的命令,而是該當和子隱一手策劃的,之所以能如此之順利,主要也是因為石驍在軍中激起了眾怒。

上官秀傳給石驍的書信,石驍有看,下面的將領們也都有看,但石驍卻把上官秀的書信當成了笑話,每打一場勝仗,他總是要把上官秀的書信拿出來冷嘲熱諷一番。

雖沒把話說得太直白,但表露出來的意思卻很明顯,怎麽樣,你讓我不要貿然深入,可事實證明,你是錯的,而是我對的,寧南軍在我面前,完全不堪一擊。

對於石驍的目中無人,下面的將領們都是敢怒不敢言,結果齊奧之戰的慘敗,整整一個集團軍被打沒了,這成為讓將士們不滿情緒集中爆發出來的導火線,此時該當和子隱提出來罷黜統帥,可謂是一呼百應。

洛忍接任全軍統帥後,立刻著手鞏固己方防線。洛忍布置的防線很有意思,許多地方的防線都是兩邊寬,中間窄,看上去,呈豎立的八字形,好像一個口袋陣。

只不過這個口袋陣是沒有底的,只要寧南軍能頂住口袋陣兩側防線內的風軍攻擊,便可以順著口袋陣的底部突殺出去。

事實上,寧南軍也的確做了這樣的嘗試,結果在風軍防線口袋陣的底部,突然冒出來了無邊無沿的貝薩重裝騎兵軍團,金斯克城邦軍!

在突破風軍防線的時候,寧南軍為了保證速度,少受到攻擊,都是輕裝上陣,並未攜帶火炮。

而沒有火炮輔助的步兵,在重裝騎兵面前,真如同草芥一般,重裝騎兵在向前推進的過程中,只一走一過就把步兵給踏平了。

這一場突圍戰,最終以寧南軍的敗退而告終。

此時,由上官秀統帥的第四、第五軍團已進入風國的寧郡,即將抵達杜基,留給寧南軍突破風軍防線的時間已經不多。

辛繼瑤在探明白風軍防線的虛實後,集結七個寧南軍軍團,外加三個義軍軍團,對風軍防線發起了猛攻。

所謂的義軍軍團,就是由寧南人擔任統帥,兵卒的主體由杜基人組成的軍團。

這一場交戰,風軍是以五十萬打寧南方的百萬大軍。

雙方的這場戰役,拼殺最激烈的核心地點是馬薩拉城。

馬薩拉城位於寧南和杜基交界處,即是兩地通商的重鎮,又是連接兩地道路的交通樞紐。對於寧南軍而言,攻克馬薩拉城,不僅能撕開風軍防線,而且己方大軍還可以走平坦的大道,快速撤退回寧南本土,同樣的,對於風軍而言,只有守住馬薩拉城,才能將寧南人死死頂在杜基境內。

此戰,雙方都是勢在必得,沒有退路可選。

馬薩拉城戰役剛開打的時候,寧南軍投入的是兩個寧南人軍團和一個義軍軍團,風軍這邊則只有第十軍團。

以十萬人駐守的城邑,抵禦三十萬大軍的進攻,此戰之艱難,可想而知。

開戰之前,聶震給洛忍傳書,請求增援。很快洛忍就給聶震傳了回書,直截了當的說明,自己現在一兵一卒也派不過去,而第十軍團必須得守住馬薩拉城,城在人在,城亡人亡,若馬薩拉城不保,被寧南人打開了豁口,聶震可以不用再回國了,或者可以讓下面的親兵把他的遺體送回國內。

洛忍並不是刻意針對聶震,這就是洛忍打仗的風格,總結起來就兩個字,剛猛。

主攻時,他想要打下一地,哪怕下面的將士們都拼光了,最後只剩下他一個人,他也要把這個地方拿下,堅守時,他也是同樣的作風,我讓你守住的地方,你就得給我守住,否則你要麽陣亡,要麽自裁,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洛忍的回書傳到馬薩拉,傳到第十軍團將士的手裏,人們在感到失望和絕望的同時,倒也橫下了與敵死戰的決心。

在戰場上,洛忍的六親不認是出了名的,他下達了死命令,那真就是死命令,沒有回旋的余地。

與其戰敗,被他軍法處置,還不如與敵人拼個同歸於盡,這樣起碼自己能以英烈的身份,進入英烈堂,為家族增光,也為後人所膜拜。

戰鬥打響後,寧南軍主力並未上陣,派出義軍打頭陣,探馬薩拉防線的虛實。

由杜基人組成的義軍,戰鬥倒也不弱,主要是寧南人對他們的下手太狠了,義軍的每個營後面都跟著寧南人的督戰隊,交戰時,只要督戰隊吹響進攻的號角,杜基人就得往前沖殺,誰若是臨陣脫逃或者畏縮不前,督戰隊在後面就直接開火射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