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統 第1220章 攻守(第2/3頁)

據戰後統計,當時被寧南軍活活燒死的杜基百姓,不下五萬之眾,要知道整個馬薩拉城,百姓的數量也只有二十萬,等於是被燒死了四分之一還多。

就在寧南人展開瘋狂的屠殺,要全殲風軍全部的關鍵時刻,風國的援軍終於趕到了馬薩拉城,是以洛忍為首的貞郡軍第一軍團。

第一軍團的到來,對於寧南人而言,如同當頭棒喝,對於殘存的風軍和杜基人來說,無疑是打了一針強心劑。

隨著一軍團參戰,馬薩拉戰役出現了轉折點,攻入城內的寧南軍,被風軍的反撲硬是頂出了城區,要命的是,原本站在寧南軍這一邊的義軍,在敗退出馬薩拉城的時候,出現了大量的逃兵,人們借助城內建築多、掩護多的特點,紛紛甩開了督戰隊的追捕,最後跟隨寧南軍退出馬薩拉城的義軍,只剩下一萬來人。

十多天的激戰打完,風軍的第十軍團只剩下兩萬將士,兵力的損失高達八成,寧南軍的第八、第十軍團,傷亡的兵力也多達八萬,關鍵是協助寧南軍的義軍軍團已名存實亡。

十三萬的寧南軍,現在對陣上驍勇善戰的貞郡軍第一軍團,基本已失去了強攻馬薩拉的本錢。

風軍於城內休整兩天後,在馬薩拉之戰的第十五天,洛忍和聶震親率風軍對寧南軍展開大規模的反攻,將占據城外防線的寧南軍一舉打退,風軍順勢奪回失守的城外防線。

雙方的交戰又回到原點,但來勢洶洶的寧南軍現已後勁乏力,無法再做出像樣的攻勢。

馬薩拉戰役暫時趨近平緩。但接下來沒過多久,辛繼瑤又突然抽調寧南第六和第十一兩個軍團,增援馬薩拉戰場。

隨著寧南軍的增兵,聶震也從第九和第十二軍團各抽調出一個軍,加強馬薩拉防線的防禦。

兩邊各自調兵遣將,皆向馬薩拉投入了重兵。

寧南軍的一番調動下來,在馬薩拉投入的軍團已達四個,合計三十多萬人。風軍的兵力也達到二十萬,不過其中有幾萬的兵力是杜基人。

至此,在軍史上極為著名的馬薩拉拉鋸戰正式開始,雙方不斷向馬薩拉增兵,意圖都很明確,就是要在馬薩拉這裏展開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決戰。

兩邊的將士在戰場上挖掘出大量的戰壕,雙方的戰壕已到了犬牙交錯的地步,距離最近的只相隔不足二十米,站在己方這邊的戰壕裏,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敵方戰壕內的軍兵。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兩邊將士頭盔的損耗都呈直線上升。

不管是風人還是寧南人,這個時候男子都還是留著長發,最常見的發型就是四方髻,因發髻的關系,人們頭頂都鼓起那麽一塊,佩戴的頭盔,也都是呈圓錐形。

在冷兵器對戰時,這樣的頭盔倒也沒什麽,但在火器時代,尤其是在近距離的陣地戰中,高頭盔的弊端完全顯露出來。

將士們蹲守在戰壕裏,只稍微一擡頭,對面的敵軍就能看到頭盔頂端的那個尖,緊接著就是一輪齊射打過來。

躲在戰壕裏的人沒怎麽樣,倒是頭盔被打出好多個窟窿眼。身在最前沿的將士,其頭盔基本沒有幾人還能保持完好無損的。

現在,兵力占優的寧南軍無力撕開風軍防線,而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風軍更無力擊潰寧南軍,雙方的戰鬥進入僵持階段。

兩軍對峙期間,雙方的戰鬥也從未停歇過,但打的大多都是陣地戰,兩邊的將士在各自的戰壕內向對面開火射擊,兩邊的火炮,基本都是一天十二個時辰,不間斷的炮擊對方陣地。

在這種堅持的消耗戰中,馬薩拉戰役一打就是一個月,在此期間,兩軍的將士們都付出了巨大的傷亡。

在馬薩拉戰役爆發的一個月後,上官秀率領的第四、第五軍團,終於抵達杜基戰場,與風軍主力匯合一處。

第四和第五軍團的到來,對風軍而言並未徹底改變敵眾我寡的劣勢,但也大大彌補了雙方兵力上的差距,風軍也總算是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齊奧慘敗後最難困的一段時期。

馬薩拉城內。

上官秀在洛忍、聶震等將領們的迎接下,進入馬薩拉城。

目光所及之處,無不是滿目瘡痍,城內完好無損的建築,屈指可數,就連馬薩拉城的象征,馬薩拉大雕像,都已倒塌,只剩下一個巨大的地基還殘留在城池正中心的廣場上。

廣場四周的建築,大多都已殘破不堪,連杜基人尊崇的大教堂,現已只剩下一半。

向地面上看,血跡斑斑,已經呈現暗黑色,城內的杜基人,前後三次對城內的地面進行洗刷,可即便如此,都洗刷不掉地面上殘留的血跡,可見當初發生在馬薩拉城內的戰鬥之血腥。

現在,廣場上已經搭建起無數的帳篷,帳篷裏躺著的全是傷兵,一個挨著一個,那已經不是數以百計和千計了,其中既有風人,也有杜基人,傷員的呻吟之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