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統 第1224章 反省(第2/3頁)

這倒是對了上官秀的脾氣,在處理軍務上,沒有誰絕對是對的,也沒有誰絕對是錯的,如果你認為你的做法有道理,就坦然講出來,讓他無話可說。他不會在這上面暗惱對方不給自己留情面。

蔡煌幽幽說道:“猶豫未決,既然已經意識到寧南人有詐,微臣應該果斷下令,讓三個軍全部退出敵軍防線,而不應留下第一軍做佯攻試探。”

聽聞這話,上官秀笑了笑,苦笑。誰能未蔔先知,精準地提前算到敵軍的每一個部署?

實話實說,蔡煌能意識到寧南軍有詐,已經很不錯了,身為統帥的直覺已經非常敏銳,起碼將己方的損失降到了最低,如果文忠最後沒有違抗將令的話。

主帥意識到不好,是繼續乘勝追擊,不給敵人喘息之機,還是駐守原地,靜觀其變,亦或者果斷撤退,放棄所有勝利之果實,這之間的尺度,太難拿捏,不到最後一刻,誰都不知道做出哪個選擇是最正確的。

上官秀沒有接話,等蔡煌繼續說下去。

蔡煌繼續道:“用人不當,這也是微臣之過。第五軍團的將領,大多都出自於叛軍,在他們的觀念裏,軍令如山遠不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散漫,且自以為是,微臣殺文忠,又何嘗不是敲山震虎,殺雞儆猴?如果把叛軍的那一套統統都搬進第五軍團裏,第五軍團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一支真正的虎狼之師,只能算是一群由散兵遊勇、蝦兵蟹將組成的烏合之眾。”

想不到蔡煌看得如此之透徹,上官秀笑了,說道:“所以,蔡將軍執意要殺文忠,我並未強行攔阻,殺之利,遠大於不殺之弊。”

蔡煌說道:“此戰雖敗,但第五軍團之軍紀,以後將更加嚴明,將令如山,日後將再無人敢不從。”

上官秀道:“還有另外一個收益,至少我軍已經探明了寧南人的部署,以後再深入寧南軍的防線,我軍可提前探查清楚地下有無埋彈。”

能把寧南軍的部署探出來,在上官秀看來,損失一個兵團也是可以接受的。

“殿下未怪微臣,微臣感激不盡。”蔡煌拱手施禮道。

上官秀擺擺手,意味深長地說道:“你作為軍團長,首次參與國戰,對第五軍團,我其實頗感憂心,但此戰之後,我對第五軍團總算是可以放心了。”

他的這番話,於蔡煌而言,無疑是莫大的肯定和鼓勵,蔡煌面露驚動之色,再次向上官秀深施一禮。

蔡煌的成長之快,大大出乎上官秀的預料,不知道是他的天賦如此,還是他的底子太好了,像蔡煌這樣的人,不管是放在朝堂,還是軍中,亦或是商場,都是難得一見的人才。

每次看到蔡煌,上官秀的心裏總會生出一種感嘆,生子當如是,人生無憾矣。

論年紀,蔡煌比上官秀要大上好幾歲,但由於朝堂權鬥的關系,上官秀是視蔡霄為平輩的,這樣一來,蔡煌在他眼中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了個晚輩。

第五軍團在南方戰線的進攻受挫,第四軍團在北方戰線的進攻倒是挺順利,主要是第五軍團先開戰,第四軍團後開戰,看到第五軍團的戰報後,隋棠靜加了小心,攻陷寧南軍的第一道防線後,便沒有繼續向前推進,當機立斷的下令全軍撤退。可以說第四軍團的攻勢是點到即止,雙方交戰的規模也不大。

通過這次第四軍團和第五軍團的試探性進攻,風軍這邊基本放棄了在馬薩拉戰線這裏對寧南軍立刻展開反撲的想法,兩軍再一次進入到持久的對峙期。

接下來的一個月,戰事趨近於平緩,兩邊都沒有再組織大規模的攻勢,但寧南軍在馬薩拉戰線的兵力部署明顯是增多了,這一點通過寧南軍陣線內升起的炊煙數量就能判斷出來。

在此期間,上官秀收到上京傳來的喜訊,唐淩順利產下一子,起名為唐靖。靖比靜的寓意更加深遠,即有平安、安靜之意,也有平定之意。

可以說唐靖是真正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孩子,他一出生,便被冊封為皇太子。對於皇太子的出生,皇室能後繼有人,前線的風軍將士也都是歡欣鼓舞,士氣大漲。

這日,中午,上官秀到前線視察。他視察的位置是馬薩拉的中路陣線,這裏是風軍和寧南軍兵力布置最多的地方,兩邊的戰線,相鄰極近,前沿戰壕,只隔二三十米的比比皆是。

上官秀的身邊只跟了肖絕和吳雨霏兩個人。

肖絕的傷勢已完全痊愈,現在又變回了以前那個生龍活虎的好漢。三人穿著普通的風軍軍裝,頭戴制式的頭盔,混在風軍人群裏,根本看不出來他是風國的國公,大將軍。

由於長時間的停戰對峙,戰線又離得太近,兩邊的兵卒都認識對面的人了,確切的說,是認識對面人的聲音,只聽對方的說話聲,就能叫出對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