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統 第1252章 矛盾(第2/3頁)

淩遲極刑不是誰都可以執行的,那需要專業的行刑劊子手,能讓犯人挨上千刀而不死。風軍在執行的時候,當然沒有這麽專業,但讓一個人挨上兩三百刀不死,還是能做到的。

第一天的集體淩遲,沒什麽效果,第二天,蔡煌又拉來兩個營的寧南軍,繼續執行集體淩遲,等到第三天的時候,蔡煌將受刑寧南軍的人數增加到三千。

三千人一同挨刀子,現場的情景已經不是正常人所能承受的了,和人間地獄沒什麽兩樣,許多索蘭城邦軍的兵卒只是跑過來看了一眼,便被當場嚇暈。

連續三天的折磨,讓駝峰山上的守軍終於承受不住,人們的心裏防線被徹底摧毀,蔡煌用了無數種手段都勾引不出來的寧南守軍,在這一天集體下山,主動迎擊風軍。

蔡煌等的就是這個,失去了天險的倚仗,在他眼裏,三萬發了瘋、沒了理性的寧南軍根本不值一提。

他統帥第五軍團沉著應戰,很快便對三萬寧南軍形成了包夾之勢。

三萬人的大軍,整整三個兵團,戰鬥持續到天黑後,已蕩然無存,戰場上,到處都是寧南軍的屍體,到處都有被炸碎的屍塊,屍體疊著屍體,血流成河。

駝峰山一戰,是真正意義上蔡煌獨立指揮獲得的一場大勝。

他的手段雖然卑劣,但戰略意義已然達到,風軍占領駝峰山後,切斷了葉南天一部的後路,也切斷了寧南軍與寧南國內的聯系。

駝峰山的失守,對沃羅城邦境內的寧南軍和對杜基境內的寧南軍,都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當然,此戰大獲全勝的首要功臣,並非是蔡煌,而是歪打正著的阿西諾。

杜基戰場和沃羅城邦戰場所發生了這一系列戰況,都是上官秀成功偷襲捷亞後所產生的連鎖反應。

己方在杜基主戰場的局勢岌岌可危,沃羅城邦戰場,己方又陷入被動,寧南朝廷陷入到一片慌亂當中。

按理說,這個時候寧南應該立刻派出威望最高的大將軍君勝天,率軍前往杜基或者沃羅城邦,及時穩定前線危急的局面。

可君啟明的歸順風國,這直接導致寧南新帝長孫伯昊和朝中一大批的大臣,對君勝天已不再百分百的信任,甚至許多大臣都偷偷給長孫伯昊上疏,建議長孫伯昊,決不能把救援大軍的指揮權交到君勝天的手裏。

對此,長孫伯昊亦是深以為然。

首先,君勝天本來就不是他的嫡系,皇子淵和皇子昊爭奪皇位的時候,君家一直保持中立,看似君家放棄了站隊,誰都不得罪,沒有任何的風險,但代價是,君家也沒有贏得新皇帝的任何好感。

其次,君啟明可是君家的直系子弟,他能倒戈向風國,起碼說明君家對新皇帝並沒有堅定不移的忠誠,誰又敢保證君勝天不會步其後塵,也向風國倒戈。

這個時候,長孫伯昊心裏也很復雜,他即忌憚君勝天,又十分欣賞君勝天的能力,只要君勝天是真心實意的效忠於他,由君勝天親自出馬,肯定能穩住前線的局勢。

就在長孫伯昊猶豫不決之時,君勝天做了兩件蠢事。第一件,他給長孫伯昊上疏,請長孫伯昊立長子長孫雄策為太子。

長孫伯昊年紀不大,他的長子長孫雄策才只有兩歲,君勝天在他剛剛登基的時候就建議他冊立太子,究竟是何意?是盼著他早死,還是等著長孫雄策登基之後,他好能有舉薦之功?

冊立皇儲,這向來都是皇族的大忌,除非諫言的大臣和皇帝真的是交情過硬,君臣之間已達到親密無間的程度,否則誰插手這件事,誰離死也不遠了。

君勝天顯然和長孫伯昊沒達到這種交情,他的諫言,已令長孫伯昊極為不滿。

此事過去沒多久,君勝天又做了另一件蠢事,就是向長孫伯昊主動請纓出戰。

要說以前,長孫伯昊還真有心讓他率軍出征,穩定前線的局勢,但隨著君勝天上了立儲的奏疏後,長孫伯昊便已打消了這個念頭,現在君勝天的主動請纓,讓長孫伯昊都感覺不寒而栗。

此時此刻,在長孫伯昊的心裏,君勝天的請纓,不是要出征穩定前線局勢的,而是來向自己要兵權的。他要兵權又是為了什麽?是不是要罷黜自己,另立新君?

君勝天的這兩封奏疏,簡直像兩把刀子似的,深深插進長孫伯昊的心坎裏,讓長孫伯昊對他的忌憚,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對於此事,連後世的史學家都百思不得其解,那麽聰明的君勝天,怎麽就寫下這麽兩封奏疏。

也許他是錯誤了定位了他和長孫伯昊的關系,也許是他真的在為昊天國的大局著想,認為在此時局下冊立太子可以以防萬一。

但不管怎麽說,他的兩封奏疏,讓君勝天在長孫伯昊心中的地位,一落千丈,這也直接導致了長孫伯昊棄用君勝天,改用衛將軍周朝先統帥大軍,增援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