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六合一統 第1324章 麻木(第2/3頁)

說完這番話,長孫伯昊身子向後一倒,一屁股坐在龍椅上,握拳拄著額頭,垂下眼簾,再不多言。

眾大臣面面相覷,最後也都紛紛垂下了頭。

長孫伯昊的話說得沒錯,這個時候勸他離京的大臣,究竟是在為誰著想,在為誰謀出路,也只有大臣們自己心裏明白了。

風軍的攻城還在持續,雙方的火炮對攻戰,由早上開打,一直打到入夜,天色大黑,可是風軍的攻勢仍沒有停止的意思。

現在,已經沒有人再去懷疑風軍的糧草彈藥不足了,風軍的火炮,像是永遠都不會啞火似的。

一整天的炮擊打下來,風軍方面損毀的火炮,不下數百門,天京城頭上被炸毀的火炮,也有數百門之多。

城內的寧南軍,從另外三城急調火炮到南城支援。

抽調的火炮不是幾門、幾十門,而是成百上千門,要把這麽多的火炮從另外的三城調到南城,急需人手。城內的官員,征集百姓,讓百姓出力,幫忙運送火炮。

但令人驚訝的是,城內百萬之眾的寧南百姓,竟然無人肯來幫忙。

長孫伯昊還是錯估的局面,他以為他留在天京,可以起到穩定人心的作用,可實際上,人們早已對他的所作所為失望透頂。

軍中的將士們還能堅持作戰,那是因為沒有辦法,身為軍人,軍令如山,不管他們願不願意,軍令一下,就得硬著頭皮上。

而百姓們不同,他們不是軍人,也沒有軍令如山的束縛,皇帝值得愛戴,人們自然會為你效力,哪怕是無償的效力,也心甘情願,但皇帝不值得愛戴,誰還願意為你出力,百姓們都留在家中躲清閑了。

沒有百姓肯出力幫忙,只能靠軍中將士自己搬運火炮,但軍中的將士們大多也是出人不出力。

東城、西城、北城的軍兵把火炮運送到城中心一帶後,就撒手不管了,悉數退回到各自的城防,天京城內,大街小巷,堆滿了無人運送的火炮,已然毫無秩序可言。

晚間,風軍的炮擊沒有停止,又足足持續了一宿。翌日天亮,風軍的炮擊仍在無休止的持續著。

城頭上的守軍向城外觀望,絕望的情緒迅速蔓延開來。

昨日的火炮對攻戰,風軍明明損毀了近五百門之多的火炮,可現在再看,損毀的火炮已全部被運出火炮陣地,留出的空位,又由新一批的火炮填補上。

一天一宿的對攻過去,風軍的火炮數量等於是絲毫未損,還保持在兩千門左右。

如此之高的作戰效率,如此之充分的戰前準備,令人咋舌。反觀本方自己,空有百萬的民眾,數十萬的大軍,可從另外三城抽調過來的火炮卻屈指可數,兩廂比較,又怎能不讓人絕望呢?

其實南城守軍的埋怨和憤恨也是多余的,就算把另外三城的全部火炮都運送到南城這邊,業已架不到城頭上了。

經過一天一宿的兇猛炮擊,南城城墻已經早不到一處完好的箭垛,城墻之上,已經沒有一處平整的空地。

天京城墻,城門處最厚的墻基,都達到了二十米,其余地方的城墻頂部,厚度已有七、八米,但這麽厚的城墻,竟被風軍火炮足足轟掉了半米左右,城墻上面坑坑窪窪,連站人都費勁,更別說想架穩火炮了。

過年的前一天,風軍攻城的第二天,風軍依舊不派步兵強攻,只用火炮進行遠程轟炸。這一天的交戰,天京城內的反擊已然變得微弱不堪,幾乎都是風軍在單方面的炮擊。

南城城頭,已然看不到寧南軍的一兵一卒,所有將士,都已逃到城下躲避。

無數的將士黑壓壓地坐在城墻根底下,人們臉上的表情,沒有驚慌,沒有恐懼,更無兩軍交戰時的興奮,有的只是麻木。

在不斷的爆炸聲中,城頭上的碎石、塵土嘩嘩的流淌下來,落在人們的身上、頭上,可坐在下面的將士們,就如同失去了牽引的木偶似的,連動都不動一下,任憑塵土在自己的身上覆蓋了一層又一層。

其實在戰場上,不怕將士們有驚慌害怕的心理,上到戰場,是生是死,誰都預見不到,害怕是正常的,只要將官們有經驗,幫助兵卒們克服這種恐懼心理並非難事。

真正可怕的是現在正在發生的這種麻木,這已不是鬥志的強於弱的問題了,而是毫無鬥志可言,將士們人是在戰場上,可魂已經不知道飄到哪裏去了,如此狀態,哪怕兵力再多,也毫無戰力可言。

靜!現場死一般的安靜,只剩下不絕於耳的爆炸聲,轟鳴聲。

炮擊!無休無止的炮擊,不知要持續到何年何月,何時才能停止下來。風軍的火力壓制,讓本就已經麻木了的寧南軍將士們,變得越發的麻木。偶爾有炮彈從城頭上軲轆下來,落進人群中,爆炸開來,彈坑內外,一片狼藉,到處都是屍體和殘缺不全的屍塊,但周圍的兵卒們,卻連看都不看一眼,人們就那麽木呆呆地坐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