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各取頭顱(第3/5頁)

董卓不得不附和道:“烏鴉欄子也一樣。”

此時太平令捧著一支卷軸步入大殿,在北莽女帝的眼神授意下,鋪展在台階下方,是一幅巨大的涼莽對峙形勢圖,長寬各一丈有余,虎頭城,懷陽關,柳芽茯苓重冢三座軍鎮,再到正在火速營建的拒北城,整個涼州關外盡收眼底,至於四州城池關隘,更是詳細精確到縣城的地步。在地理之外,北涼大雪龍騎軍、左右騎軍、龍象軍、兩支重騎軍等所有野戰主力,也都標注在某個駐地附近,從領軍主將到大致兵馬人數,都有朱筆批注。

老婦人站起身,將那柄匕首隨意丟入冰水交融的瓷盆,走下台階,低頭看著那巨幅地圖,“朕自登基以來,除了任命領軍大將,從不對具體兵事指手畫腳,這次破例一回。”

她說完這句話後就聚精會神地俯瞰地圖,太平令站在她身邊,平靜道:“第二場南征大戰,定在入秋之時,不設主帥,為了避免出現某些情況,拓跋菩薩已經卸任北院大王一職,只領一路親軍。”

太平令安靜看著南院大王董卓。

那個胖子一臉無懈可擊的茫然。

北莽元老耶律虹材嗤笑道:“董胖子,這次裝傻可不管用嘍。”

董卓在眾目睽睽之下硬是“茫然”了很久,終於還是敵不過太平令死死盯住他的眼神,先是哭喪著臉望向皇帝陛下,發現老婦人始終無動於衷,董胖子很快恢復吊兒郎當的常態,嬉皮笑臉道:“既然咱們軍神都不當北院大王了,我董卓何德何能,哪敢一個人在官職上領銜群臣,這個南院大王,我也不當了。”

等到董卓松口,太平令這才繼續說道:“第一線總計四路大軍,董卓,黃宋濮,慕容寶鼎,柳珪,各設副將一名,分別為洪敬巖,種檀,耶律東床,拓跋氣韻。”

設置四路大軍並不奇怪,但是這副將一說,就很值得咀嚼玩味了。董卓和洪敬巖這一路,曾經是爭奪南院大王的對手,董家私軍和柔然鐵騎一步一騎,皆是北莽頭等精銳,真可謂不是冤家不聚頭。

黃宋濮和種檀這對老少搭档,很讓人期待,老將黃宋濮不用多說,昔年名義上的南朝群臣領袖,本身又是北莽十三位實權大將軍之一,而種檀已經在第一場涼莽大戰中證明了虎父無犬子,雖說葫蘆口一役是北莽大敗,但是這並不能否認種檀在之前三場攻城戰裏的亮眼功績,作為大將軍種神通的嫡長子,未來北莽出現史無前例的父子兩人大將軍,已經被視為板上釘釘的局面。而慕容寶鼎和耶律東床,僅是兩個姓氏,就很讓人遐想連篇了。大將軍柳珪和四大捺缽之首的拓跋氣韻,兩人同領一路,也足以寄予厚望。

太平令沉聲道:“董卓和慕容寶鼎這兩路大軍,過虎頭城南下後,負責涼州關外戰事,黃宋濮進攻流州青蒼城,切斷流州龍象軍跟涼州拒北城的聯系,還需牽扯清源軍鎮一帶齊當國的鐵浮屠,以及袁南亭的白羽輕騎。柳珪屯兵幽州葫蘆口外,以防幽州騎軍將此處作為出兵口。在這之間,種檀尤其要注意北涼騎將曹嵬一部的兵馬動靜,以防此人在臨謠軍鎮一帶突入我南朝腹地。董卓步軍務必要在入冬之前,拿下北涼都護府所在的懷陽關,而慕容寶鼎你的任務就是殲滅柳芽茯苓等軍鎮的北涼騎軍。”

太平令看著神態各異的八名將領,“也許各位要問假若何仲忽和周康的兩支北涼主力騎軍向北推移,我們當如何應對,答案簡單至極,第一線之外,我們還有第二條戰線與你們呼應,同樣是四支大軍,種神通,完顏金亮,赫連武威,王勇,你們各領一軍,到時候駐紮在虎頭城北部的龍眼兒平原,伺機而動,何仲忽的左騎軍何時北上,種神通和完顏金亮就何時南下,與此同理,赫連武威和王勇針對周康的右騎軍。”

不等大殿眾人提出異議,太平令又說道:“太子殿下和拓跋菩薩會各領一軍,作為第三線援軍,會緊隨第二條戰線的大軍向南推進,只要涼州關外戰場出現意外,確保在一日之內趕至戰場。”

這樣的調兵遣將,讓人瞠目結舌。

不是太劍走偏鋒,更不是太過高屋建瓴,而是太“正”了,就跟稚童打架一樣,只會蠻力,一拳一腳,你來我往,沒有任何招式可言,所以顯得格外平庸無奇。

這根本不像是北莽帝師殫精竭慮後該有的大手筆,差不多隨便從北莽大軍裏揀選個用兵平平的千夫長,就能給出這樣一份部署。

最關鍵的在於這種用兵,透著一股顯而易見的冷血殘酷,擺明了要逼著第一線四路大軍、尤其是中間兩路去跟北涼死磕到底,沒有花哨,沒有回旋余地,就是拼了命去跟北涼邊軍互換兵力,要麽慘勝,要麽死光,總之絕對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