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5章 兵臨城下(第3/4頁)

在這座城市唯一的出入口:陸橋的這面上,城門也就位於此處,這城門足足分成三層,第一層乃是一道巨大的鐵柵,柵欄的鋼鐵粗若碗口,還纏繞著巨大的鎖鏈,第二層的城門堅固得看見就給人以絕望的感覺,第三層依然是一道巨大的鐵柵。

這樣的設置則意味著要攻克城門需要耗費更大的力氣。

更可惡的是,城門附近的城墻居然都修建成了“W”形狀的菱堡,尤其是城門口周圍,更是一左一右的修築有兩個巨型的棱堡,仿佛是兩支粗大的獠牙,深深的刺了出來。

這樣的話,非但攻方架設雲梯極不方便,還極其容易在攀援的時候形成三面夾擊之勢,更恐怖的是,城墻凸出的棱堡顯然是被強化過,所設置的隘口,可以讓防衛者向外射擊,或在作戰時,得到部分的掩蓋。這些隘口還加上了木制的活門作額外的防護。狹小的射擊口可以設置在城墻裏,讓弓兵在射擊時受到完全的保護。

這樣的建築風格李明華也是看得格外的明白,此時看到的這些東西還只是表象,在攻擊期間,木制平台會從在城墻或箭塔的頂端伸出,讓防衛者可以直接射擊墻外的敵人,如果敵人有備而來,防衛者可往他們投下石頭或騰沸的液體。隱藏在上方的木制平台會保持濕潤來防火,防雨,與它具有相似功能的石制堞口,會設置在城門的上方和側面,短時間被造成巨大的傷害!

李明華第一次覺得自己帶這麽多兵來是個負擔。

因為哪怕他的手下再翻十倍起來,也只能在這二十來丈寬的陸橋上一次性投入千人左右的規模進行沖擊,從其余的三面進攻,則是意味著要攀爬懸崖,這更不現實了,所以人數再多擁擠起來對攻城實際上也沒有半點用處啊,可是,面前的這幫草原蠻子在這二十來丈寬的陸橋前方的堅城上,完全是布置下來了一個完美的死亡陷阱等著人跳下呢!李明華微微眯縫著眼睛,甚至都看到了自己麾下的勇士前仆後繼,卻是一個一個倒在了血泊當中痛苦的呻吟著,喊叫著遠方爹娘的名字。

“怎麽辦?”李明華的腦海裏面忽的浮現出來了這三個字。面對這種只留下來了一面給你攻襲的堅城,李明華的腦海裏面也只有一種方法可以將其攻克,那就是困而不攻,反過來在城外修築壕溝,累累圍困,這樣圍到城中糧盡水絕,出現人食人的慘劇之後,自然就是不戰而潰。

這樣一來的話,對方的天險地勢,反而就成為了他們的最尷尬的地方,扼守住這陸橋的出口,修築幾個堡壘,就連對方想要搏命也是沒有半點機會。

問題就在於,這吳作城當中的存糧究竟有多少,他們能堅持多久?毫無疑問,倘若這吳作城當中圍困的是呂羽這種重要人物,李明華就算是將這吳作城圍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都沒問題,可是,掃蕩圍剿這麽一個“蠻夷小城”,東夏國當中能給一個月的時間的耐心就不錯了啊!

當日國君走了一步妙棋,便是對崔王女迫婚,崔王女的應對則是當年許下大願,要守孝十年。這雖然是個合理的借口,但國君卻是一直在此糾纏不休,最後王女黨只能妥協,讓出了六部當中禮部尚書和一位兵部侍郎的位置。

而李明華這一次出兵,也是由國君提出來主導的,倘若得勝而歸,並且劫掠了無數牛羊財富回來,便不僅僅再次削弱了王女的勢力,更可以說這就是國君的政績!便可以更進一步的擴展自己的權力。

但也正因為這樣,一旦李明華敗了,甚至打得不漂亮,也同樣是會變成責難國君的理由,尤其在王女黨推波助瀾的狀況下,搞不好國君黨這方面好不容易恢復一點的元氣都會再次散盡。

因此,在出征之前,國君對李明華的支持可以說真的是竭盡全力了,李明華要什麽就給什麽,要兩萬五千精銳,甚至給了三萬精銳!要攻城的器械,不僅僅是全額補給,更是有墨家的學徒隨軍出征,這已經是百分之兩百的支持力度了!

就在這樣沉思的時候,李明華忽然覺得海風勁急了一些,空氣裏面的鹹味也是變得濃重了起來,一名在海邊生長的親兵立即便低聲來報,說應該是漲潮了。

“漲潮?”李明華眼神一凜,他最擔心的就是一旦漲潮將那陸橋淹沒,那對這吳作城的攻擊必將會更加艱難!

好在李明華擔心的事情也並沒有發生,盡管漲潮以後,海水洶湧澎湃,吳作城的周圍也是變成了一片汪洋,可是距離那陸橋的橋面還是至少有五六丈的高度。不過有一句話叫做福兮禍所依,李明華剛剛松了一口氣,便見到天邊有帆影點點,仔細一看,竟是五六艘五桅遠洋巨艦徐徐航行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