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真意初成(第2/2頁)

陳海牽馬走下西嶺主峰,不知何時,吳蒙又悄無聲息的守在進入西嶺主峰的峽口前。

看著陳海下山來,吳蒙也收拾起放在膝前磨礪劍道真意的靈紋劍,一聲不吭的往南天門寨走去。

陳海要求吳蒙不用跟著自己,但吳蒙堅持遵奉陳烈的命令,恪盡職守,陳海每天淩晨時分登上西嶺主峰修煉,他都守在進入西嶺主峰的峽口等候。

吳蒙的修為要比他高出兩三個層次,又堅持遵奉陳烈的命令,陳海即便知道吳蒙心裏並不認同他,或許從內心還將他當成一個不堪入目的廢物,卻也拿吳蒙沒轍。

……

回到寨子裏,沒歇多久,哨樓就吹響嘹亮的吹角,三百將卒開始當天的操練。

厲虎出任南天門寨的總哨官,在陳烈出任玉龍大營都護副使,厲向海又提拔陳海出任南天門寨的副總哨官,在厲虎之外,有節制三百將卒的權限,但也需要負責三百將卒的操練。

陳海不想幹,但這也是厲向海看在陳烈的面子上極力栽培他的好意,他也不便推辭。

在武威軍中,除了各級主將對修行比較嚴格的要求,諸多長史、主簿等輔助主將的官吏,更重視操持軍務的能力。

大家都知道陳海修為被廢後重新修煉極為艱難,在其他方面多栽培他,以便他以後修為即便難以突破,也有在軍中獲任高職的機會,自然是一番好意。

好在有趙山、沈坤、葛同三人輔助,陳海卻不是很辛勞,他還專門從三百人裏,挑選三十余有技擊底子的武卒,當成私兵進行特別的訓練。

當初被困玉龍山,厲向海等辟靈境以上的玄修都受逆靈散禍害而受重創,但陳海他們三百多道兵,硬是從數萬叛軍的重圍中殺出,可見這一支都由通玄境道兵武卒組建的小股精銳,戰力有多強悍。

雖然南天門寨守軍也有三百人,但與當時突圍殺出玉龍山的三百道兵,是遠無法相提並論的,可以說有天壤之別。

普通的操練,可以使三百將卒令行禁止,但也沒有辦法令每一人武卒的個人戰力,成倍或數倍的提升。

而黃龍淵道院才是初創,新收錄的一兩千道兵弟子,即使能在一兩年內都踏入通玄境,也主要會供給玉龍大營,南天門寨頂天能補充三五個玄衣道兵弟子,充足陳海、沈坤他們的助手。

南天門寨需要一批精銳武卒,只能自己想辦法培養。

照例來說,武道秘形即便是陳海的私學秘傳,與宗門無關,但也不能傳授太多的人;不然那就是跟宗門、道院爭生意了。

有時候情形特殊,比如說大都護將軍府這時候都極迫切提升玉龍大營的精銳戰力,在這方面就會網開一面。

而此次黃龍淵道院,新招驀的上千道兵弟子,有一半以上都是出身寒門,也是特殊情勢下的特例;陳烈、柴騰等人的親兵扈衛營照軍制僅能有五百人,但此時允許擴編到一千人,也是一種特例。

不然的話,玉龍大營的戰力,很難在短時間內提升起來。

陳海此時是玉龍山屈指可數的“官二代”,他在南天門寨挑選三四十精銳,私授武道絕學,各方面自然都默認下來。

因此而產生的巨量消耗,就需要陳海私下補貼了,就相當於他將挑選出來的三十余精銳,當成私人部曲培養了。

這也是陳海才能享受的特權,最不濟他可以將這三十多私兵放到陳烈扈衛營的編制裏;其他人,甚至就連南天門寨總哨官厲虎,都沒有這種特權——厲氏同時也不想宗族絕學不受限制的擴散出去。

陳海將十六種最基本的武道秘形,融入基本步法、基本拳法、基本戟法之中,傳授給挑選出來的精銳戰卒;而陳海這段時間從道院換取更多的玄功絕學修煉,前後總共拆解出一百六十七種基礎秘形。

而真正稱得上融有武道真意雛形的武道秘形組合,他則僅僅挑選幾種傳授葛同、沈坤等有限能值得信任的人。

陳海在南天門寨,每天修煉及操練將卒,葛同、沈坤等人還要監管民夫修建寨墻,還要修建規模更大、更堅固的新寨城,日子過得也是充實而悠閑。

這日中午時分,周鈞與周景元卻意處趕到南天門寨來找陳海。

他們除了帶來趙如晦幫忙修復好的青雲靈甲,這段時間還尋訪山民,終於確認一處隱藏靈泉資源的地方可重建藥師園,這次來找陳海親自到實地去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