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望曦峰(第2/2頁)

河西真正忌憚的還是近年崛起、控制秦川、武陂兩郡的武藏軍。

有廉華二人在前,鶴川郡那些受黃氏打壓、又沒有重要人物受黃氏宗族控制的大小宗閥,也就紛紛易幟投附河西。

特別是在董壽為首的東線,最初僅有四萬河西勤王軍襲奪石寧,在與廉永亮、華彥銘會師,又招攬鶴川郡東部的大小宗族以及未及撤出的鶴翔軍殘部,在短短一個月內,兵力就急劇擴張到二十五六萬人。

雖然在溱水南岸有八萬武藏軍被秦穆侯擊退,此外還有十五萬武藏軍停在更南面的梅山腹地不敢西進,但這二十二三萬兵馬絕非武藏軍的全部實力。

為防備武藏軍會同鶴翔軍東部的殘卒,突然從東面殺入鶴川郡,河西不斷往石寧、陵昌一線增派兵馬,構建更堅固的防線。

唯有將武藏軍擋在外圍,河西才能從容不迫的消化鶴川郡。

武威神侯令陳烈出任望曦峰道院監院長老,又抽調解泉廷、解錕等七名明竅境強者過來擔任傳法、典兵長老及諸院主事,也是要將望曦峰道院經營成支撐東部防線的一處重要據點。

望曦峰距離石寧城,直線距離不足五百裏,在秦穆侯董壽東線主帥的地位確定之後,陳烈在望曦峰還是要受董壽的節制。

這雖然不是陳烈所希望看到的局面,但他只要有一日身為太微宗弟子,有些事情就不是他能控制的。

照舊例,鶴川郡所有投附的宗族,所有未成年的嫡支及有修行潛質的旁系子弟,都要送到太微宗所屬的道院修行,望曦峰這邊短短一個月內就有近兩千投附宗族的子弟送過來修行。

雖然陳烈此時銳意修行,但望曦峰此時亂糟糟一團,也不得不停下,與解泉廷、解錕等人一起,先將混亂不堪的局面理順過來再說。

“宗門傳令,要求所有的外門道院都增設兵術一科,趙山你可願意擔任道院的兵術教習?”陳烈站在望曦峰的南崖,眺望雲海蒸蔚,突然轉身問趙山道。

“我?”趙山意外地說道,“我這輩子就在侯爺跟前牽馬扛旗了,老大粗一個,還是讓侯爺逼著識了字,哪裏有資格擔任兵術教習啊?”

雖說在傳法長老解泉廷之下,諸多教習也都是由辟靈境弟子擔任,但這些辟靈境弟子絕大多數是上七峰出身的內門弟子,趙山原本是軍中的老卒,是以家奴的身份跟在陳烈的身邊多年,甚至連外門弟子都不算,突然聽到家主要他擔任道院的兵術教習,趙山他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

陳青說道:“都護將軍府很多人對爹爹都頗有微辭,讓趙叔擔任兵術教習,會不會再惹爭議?”她都覺得父親既然短時間無意去插手世俗事務,在道院的人事任命,不如放手讓解泉廷、解錕他們選人得了,用趙兵擔任兵術教習,怎麽看都會惑來很大的爭議。

“世子傳來的信函裏,提到你跟文義,是世子建議你擔任道院的兵術教習,還說要將文義調到他身邊擔任參軍。”陳烈說道。

“錢文義有資格到世子身邊擔任參軍?”聽到這個,趙山他都覺得替錢文義覺得好笑,但旋念想到為什麽會這樣,愣怔在那裏半天無語。

陳青這時候才想明白是怎麽回事,問道:“陳海那一套,真這麽重要?”

雖然河西也得到陳海手書的兩卷練兵實錄,但書上得來終覺淺。

世子董疇倒不是說趙山、錢文義兩人在兵術上真就有多高深的見解,至少趙山、錢文義在治軍上,是無法跟孫幹、吳蒙、周鈞等人相提並論,但孫幹、蘇原、吳蒙、周鈞等人都選擇留在瀝泉,唯有趙山、錢文義等少數人最後選擇回河西。

就憑著趙山、錢文義曾長期留在陳海身邊,兩卷練兵實錄有些別人看不到的精髓,反倒是他們兩人能理解得更透徹。

就憑借這兩點,趙山就有資格在道院擔任兵術教習一職,而錢文義有資格到世子董疇身邊擔任低級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