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玄龍戰輦(第2/3頁)

內廷當初找到秦穆侯董壽,談妥移交秦潼西關及河西陣兵臥龍城的協議,達成協議之後,董壽就直接趕往臥龍城主持軍政,在那裏集結三十萬兵馬,對榆城嶺、雁蕩原、橫山一線形成軍事壓力,迫使陳海不敢,也不要能將龍驤軍主力,通過風焰飛艇分批運入京畿參戰——內廷不可能不考慮風焰飛艇的運兵能力,也因為如此,才會將秦潼西關讓給河西,借河西的百萬鐵騎,牽制住龍驤軍的主力,使陳海算謀再深,都無兵可用。

而河西最初的計劃,是讓孫泉宗進燕京頂替董壽之前的作用,與內廷繼續保持聯系,並隨時關注京畿形勢的變化。

董潘的層次畢竟還是略低了一些,孫泉宗作為武威神侯董良的關門弟子,地位自然是足夠了。

董潘沒想到等了兩天,沒見到孫泉宗,祖師堂首座葛玄喬他卻親自趕過來。

“神侯出關了,知道世子決議出兵之事,便讓我過來跟陳海見一面,希望還能避免直接開戰。”葛玄喬通過神念,將他此來的目的告訴董潘。

“……都到這一步了,還能避免得了嗎?”董潘傳念問道,“陳海怎麽可能會放棄對天水郡的野心,怎麽會坐看天水、秦川等郡並入河西?”

“我也不知道,神侯也不知道,所以才要我過來見陳海,”葛玄喬看了一眼戰場,又嘆息的傳念道,“看來也只能先等陳海熬過此劫再說了……”

“葛老祖,臥龍城那邊情形如何?”董潘問道。

董潘知道董壽這些年對陳海怨念極深,有可能會不經神侯及世子的允許,看到機會就會對榆城嶺一線直接用兵。當然,在董潘看來,舊情歸舊情,但在這種事情面前,看到機會,他也是主張果斷對龍驤軍進行致命打擊的。

董潘也完全看不到未來兩家有和平共處的機會,董寧沒有辦法成為兩家的緩沖板——董潘現在眼睛盯著京畿,而宿衛軍對秦潼山的封鎖變得極為嚴密,信使、靈禽再不能隨意進出,董潘也不知道近幾天雁蕩原到臥龍嶺的形勢變化。

“閻淵公開易幟了,這麽說也不對,應該龍驤大營公開易幟了,”葛玄喬說道,“龍驤大營自立龍驤軍,設都護將軍府,以蘇原、葛同等為長史、主簿;而龍驤大營舊部設為第一鎮師、以黃雙為主將、吳蒙為副將;而黑燕軍殘部為第二鎮師,以閻淵為主將、樂毅為副將,閻淵此時正率二十萬精銳借助風焰飛艇從首陽山急速南下,填入臥龍嶺東翼新築的天鈞城!而第一鎮師的兵力,突然之間,擴編到二十萬,同時兵馬都極速往天鈞城方向傾斜……”

“啊,怎麽可能?”董潘沒想到信息就被封鎖的七八天,秦潼山西北麓的形勢發展就完全超乎他的想象。

“陳海就算早就暗中收編黑燕軍閻淵部,兵馬總數不應該在十五萬到二十萬之間嗎,怎麽就突然倍增了呢?”董潘震驚的問道,“這會不會是陳海怕我們對天水郡突然用兵,用疑兵之計將我們拖住?”

董潘知道陳海絕不願看到天水郡並入河西,此時完全有可能虛張聲勢。

“……”葛玄喬是早年太微宗最看好陳海的人,舊情也極深,最不願意看到兩家交戰,但說到陳海的部局,也唯有嘆服,說道,“世子那邊也是這麽想的,但神侯出關後,冒險走了一趟雁蕩原,說小壽要是倉促從臥龍城出兵,必敗無疑。”

“什麽,臥龍城三十萬鐵騎,可是河西最精銳戰力之一啊?”董潘不是不相信武威神侯的判斷,只是不願意相信這一切,詫異的往歸永城方向看去,問葛玄喬,“葛老祖,那這歸寧城裏的陳海,到底是真是假?”

董潘心想要是龍驤軍在秦潼山經西的部署這麽恐怖,這麽震驚人心,那陳海完全沒有道理還冒險留在京畿,就懷疑歸寧城裏的陳海是他人所扮,一切都是陳海所用的瞞天過海之計,陳海的真正圖謀,極可能是臥龍嶺——占據臥龍嶺,就斬斷河西從太微山西北麓對龍驤軍用兵的通道——陳海如果想用心經營雁蕩原,臥龍嶺是要害之地。

“神侯最初也是這麽想的,懷疑陳海真身其實藏在雁蕩城或天鈞城,但魏子牙行刺遇挫,神侯便認定歸寧城的這位,確實應該是正主,要不是神侯當初孤身潛入雁蕩原,應該沒那麽容易脫身……”葛玄喬說道。

董潘心知葛玄喬說的不錯。

神侯雖然是近百年來踏入天榜最耀眼的人物,但或許也只能與那頭修行萬年的老蛟鬥個旗鼓相當了,神侯在沒有預料到這頭老蛟的存在,就冒險孤身進入雁蕩原,不被發現的可能性極弱,被發現後脫身的可能性更弱。

而恰是如此,董潘心裏這一刻徹底迷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