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來自遠方的消息(第3/4頁)

可是他們遇到了難以戰勝的對手。

鎮守翁伯利安山谷的主將是羅迪克,他的身邊有豪勇的重裝步兵指揮官達克拉,以血腥殺戮著稱的殘酷戰士羅爾,以及亡靈術士普瓦洛和他的妻子埃裏奧特。

自從擊潰克裏特人的第一次入侵之後,羅迪克就始終也沒有放松對翁伯利安山谷防線的防禦,並且休恩的情報工作重點也始終都放在克裏特帝國。盡管這封信中並沒有提及這一點,但我可以想像得到,克裏特人剛剛開始在邊境集結,羅迪克就收到了消息。

克裏特人的麻煩從越過邊境線起就一直沒有斷過,這大概是他們此生最艱難的一次行軍了。一路上:所有跨越水域的橋梁仿佛在一夜之間全部消失了,有時在斥候探路時那座橋明明還在,可是當大軍到來的時候就連架橋的木樁都不剩一根。不僅如此,他們經過的每一條道路都好像著了魔一樣和他們過不去,明明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天的晴天,可他們經過的道路卻總是泥濘不堪,就像是跋涉在堆滿泥漿的河床底部。在他們建造浮橋渡河時,上遊的堤壩總是會莫名其妙地決口,來勢洶湧的浪頭一次次把倒黴的克裏特人按倒在河中,直讓這些來自南方水域的士兵們看見水就會頭暈。盡管這一切並不會給克裏特人龐大的軍隊造成多麽明顯的損失,可是卻一點點地瓦解著士氣。而且,艱難的道路使得克裏特人的補給線路十分脆弱,糧食和裝備的運輸成了最讓人頭疼的事。大軍不得不一再放慢速度,以保證所有的士兵都能吃上飽飯,即便如此,士兵們最終拿到手的,也總是些散發著黴變氣味的、堅硬程度幾乎可以媲美城磚的幹面包。

原本只需要七天的路程,克裏特人整整走了二十天,“突襲”這個對於這支疲憊交加的軍隊來說,簡直是一個讓人笑不出來的反諷。

然後他們遭遇了一場防禦戰,一場堂堂正正的、毫無花巧的防禦戰。

與其他的夥伴相比,出生於軍人世家的羅迪克並不是個多麽出眾的人。他的軍隊既無法像達克拉的重裝步兵一樣誇耀強悍的武力,也不會像羅爾的決死之師一般殘忍地從身體和靈魂兩方面摧殘敵人,更不用說與沖鋒陷陣、所向披靡的魔法騎兵相比了。他的軍隊是一支普通的軍隊,正如同他這個人一樣,沉著、穩健,卻又缺少鮮明的特色,似乎總是被人忽略。

可是當你與這支部隊在戰場上相遇,他們就會用鮮血讓你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當“普通”達到了極至,就會爆發出讓人恐懼的力量。

前進、後退、揮刀、舉盾、沖鋒、撤退……對於一個軍人來說,這些都是最普通最基礎的東西。可當這些事情從近萬人的手中做出來時就好像一個人那麽整齊、絕沒有任何細微的偏差、就如同用模具制作出來的雕塑那麽標準時,誰還能說這是件普通的事?

如果說一支強大的軍隊都有著嚴格的戰場紀律作保障,那麽羅迪克的部下則根本不知道什麽是紀律,在戰場上的每一個動作都已經成為了他們本能的反應,這種純粹的紀律性不是銘刻在他們心中的,甚至不是受到骨骼和肌肉支配的,而是在他們的反射神經上留下的深深的烙印,讓他們不需思考就知道什麽時候應該去做什麽樣的事。

當數千這樣的士兵聚集在一起,你能夠得到的已經不再是一支軍隊,而是一個將數千人的力量聚集在一起的龐大巨人,而羅迪克正是這個巨人的大腦。這支軍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是羅迪克手腳的延伸,當他下達命令時,甚至連反應的時間都被直接略過了。

對於這場戰鬥,給殿下的信上是這樣形容的:“德蘭麥亞將領將穩健紮實的指揮藝術發揮到了極點,他以極其普通、毫無特色的防禦陣線抵擋住了克裏特人的進攻。無論克裏特人如何努力,德蘭麥亞人總是要比他們強一點,他們的潛力似乎是無窮無盡的。克裏特人的攻勢一次次被這道平平無奇的防線碾得粉碎,就好像一道道巨浪用力過猛,把自己拍碎在了水邊的毫不起眼的磐石上。”

這場純粹的防禦戰持續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正當克裏特人開始對出兵的決策開始動搖時,德蘭麥亞守軍的戰鬥力終於達到了極限。在一次原本不抱太大希望的進攻中,翁伯利安山谷被打開了一個缺口,德蘭麥亞守軍開始向後逃竄。欣喜欲狂的克裏特大軍挾著大勝的勢頭,一路窮追猛打,讓德蘭麥亞聯軍連組織第二條防線的機會都沒有。聖狐高地腹地果然如情報分析的那樣空虛,以土著戰士為主的聯軍甚至無法發起一場像樣的反擊。大軍侵襲的如此迅速,將自己的補給線遠遠拋在了身後。

當克裏特統帥艾頓將軍得到溫斯頓人戰敗的消息,從當前的戰況嗅到了陰謀的味道時,一切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