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氣吞萬裏 第三章 亂局 第一百一十六節 改革

在確定了天水難民事務已經按照既定計劃順利施行後,李無鋒在八月底召集了自己麾下十余名最重要的軍政幕僚召開了西疆都護府成立之前的最後一次小規模會議,政府方面除了蕭唐,蘇秦,莫倫三大署長外,還有詹姆斯,楊正彬,蘇民舜,拉奧,王宗奚,王繚,何京七人,而軍方則有淩天放,梁崇信,崔文秀,米偉,菲爾丁五人參加,而列席的還有安全部門負責人刁肅以及兩大情報機構負責人古全和令狐翼,參加會議人共計十九人,除開李無鋒本人外,皆為李無鋒最為重要的心腹幕僚和將領。

即使是河朔突變的局勢也沒有能中斷會議的進行,由此可見會議之重要性。其間,來自河朔的難民也已經在進行了常規檢疫後開始陸續經隴東慶陽進入被呂宋,或者經關西,天南進入緬地,中間間或有瘟疫病人發作,但由於一路皆有嚴密的監控和郎中大夫的跟隨,瘟疫並未像擔心的那樣擴散,都被牢牢的壓在了難民群內,這讓無鋒頗為滿意。一直到後來河間事變結束,難民的壓力才稍有緩解,但由於許多難民是來自黑山和龍泉,雖然河間本地難民大量返回河間,但這兩地仍然在卡曼人的控制之下,所以向緬地和北呂宋的遷移工作並未停止。

會議在關西郡首府漢中城內關西軍政節度使府內召開,議題只有三個,政府體制改革,軍務改革以及後期發展方向,會議一直持續了七天。一直到接到來自帝都的飛騎驛報以及河朔事變消息。驛報報稱唐河帝國皇帝賜封李無鋒為秦王,並正式批復同意原關西郡軍政節度使府。西北郡軍政節度使府,天南郡軍政節度使府,被呂宋總督府,緬地總督府所轄五地及其附屬地合並為唐河帝國西疆大都護府。

經過七天的激烈討論,與會眾人就幾項議程都達成了初步一致意見,尤其是在政務體制和行政規劃地劃分上,眾人都已經感覺到了由於管轄範圍相較於原來的西北一郡已經擴大了數倍,現有的行政區域劃分顯得有些零亂和脫節。管理權限也不盡相同,所以一直認為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當務之急。

會議中在得到了帝國關於同意組建西疆大都護府的批復後正式宣布了西疆大都護府的成立,全部改組無鋒轄地行政區劃。將西疆大都護府的管轄地分為關西郡(下轄八府,包括原關西六府並臨時帶管天水,河間二府,首府漢中),西北郡(下轄八府,首府漢中),西域郡(下轄五府,原西域諸國改稱府,首府樓蘭),北呂宋郡(下轄三府,首府火山府),緬郡(下設三府。緬北府,緬中府,緬南府,府城分別為緬北珀斯城,緬中臘波城,緬南穆加勒城,首府珀斯),東騰格裏郡(下轄四府,烏蘭府,管轄原羅卑征東東部分屬地;火花府,管轄原莫特人屬地;大青山府,管轄原圖布人屬地;焉耆府。原求爾人屬地;首府火花府)七郡。

西疆大都護府行政機構下設政務署,外務署,法務署,軍務署(軍務參謀聯席會議)四大署和國家安全局,情報總局,軍事情報局三個直屬局,另設立一個民意機構咨議院。四大署分別執掌行政事務。外交事務,司法事務,軍事事務,其中政務署下設各司分類別掌管各項行政事務。而法務署則直轄各府審理院和監察司,咨議院作為大都護府管轄區內一個了解民意地渠道而設立,分別從各地區和各階層選出代表,負責溝通民意。

郡一級不再設郡守府或節度使府。而設立一個單一的總督府,每郡設總督一人,但總督府下不設具體行政機構,總督府僅有高級幕僚數人,負責協作總督處理日常事務。總督負責統領指導全郡行政事務工作,具體行政事務一律由府一級行政機構操作,提高了辦事效率,而總督府的設立則保證了大都護府對各府日常行政事務的監督和指導,防止府一級地方政府政策導向偏離大都護府確定地方向。

相較於行政體制和區劃改革引發的激烈爭論,軍務改制擴編相對來說要順利得多。由於有了糧食保障和從印得安獲取的大量資金作後盾,無論是軍方將領還是政府要員對軍隊擴編一事的態度上都表現出了難得的一致,只是在擴編數量上有所差異而已。

由於已經出現了南北兩線同時面對兩個強大敵人的現狀, 西疆大都護府需要更強大的軍隊來保證領地的安全,無鋒目前自有領地內第四個軍團(西北軍團,被呂宋軍團,騰格裏軍團,西南軍團,南捷洛克軍團與印德安軍團不計入本土軍團)以及三個近衛師團已經明顯不能適應日益擴大的領土守衛和嚴峻的外來挑戰,尤其是前不久南線因三江而引發的與馬其汗一戰同時遭遇了北線卡曼人的入侵,措手不及的西北軍一時間竟然抽不出足夠的機動預備隊應急,如果不是遊牧騎兵日夜兼程,只怕平陸一戰帶來地傷痛真的會讓無鋒痛徹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