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開靈眼(第2/3頁)

至於那片魚鱗,唐劫用它一共生成十二條充滿靈性的大鯉魚,自己吃了三條,還剩了九條準備賣掉,為吳家二老買瓶真正的上好靈藥。

可惜那魚鱗中蘊含的血肉精華至此也消耗一空,徹底成了廢物。

饒是如此,唐劫也感覺受益非淺,要知道光是這一片魚鱗的價值,就至少在一千四百靈錢以上。

自己辛辛苦苦又賣座位又賣靈食,也不過賺了四十個靈錢,人家隨便一送卻都是上千,“牛人一根毛,凡人十年功”,果斷人生還是要抱大腿才能有前途。

這個時候,完成開靈眼的也不過五十人左右,大部分人連開靈眼的半數進境都沒完成,小部分人才剛完成一個大周天不久。

至於到現在還沒完成一個大周天的……聰明點還是早些退學吧。

嚴格地說,只有開了靈眼才算正式進入靈台境,至於之前不過是有了修煉資格,還算不上真正的修煉。

開成靈眼後,唐劫總算可以開始嘗試凝氣成液了。

凝氣成液與開辟靈空又有不同。

同樣是需要循環體內靈氣,主要目的卻是凝氣成液。

靈氣從玉門入,而歸於心脈。其後發於心,行至少海處聚氣,以煉法化氣,凝而成液,滴於靈眼,儲於靈空,稱小周天。

與大周天不同,因為只是凝氣成液作為施法動力,無需滋養諸脈,因此不像大周天那樣要走遍十二循環,費時費力。不過雖只是單個小循環,卻也是復雜無比,需要修者好好熟練。

大小周天可以說是修者最基本的能力需求。

用一個最簡單的比喻來表示,大周天就是提升等級,提升MP上限的,而小周天運轉就是提升MP恢復速度的。

在同等資質下,當兩個修者作戰時,誰的小周天運轉更快,誰的靈氣回復能力就越強。

為什麽衛天沖的少海旋元訣“生生不息,後勁連綿”?

說白了就是因為它的小周天運轉方式最簡單。

運轉簡單了,運轉速度就快了,回復能力自然也就相應要強一些了。

當然在介紹功法時人家不會說“本功法很簡單”,而只會說“本功法特點生生不息後勁連綿”,就好比賣貨的時候你不會說“我們的東西質量差”,只會說“我們的東西很便宜”。

因此“生生不息,後勁連綿”這個詞在修仙界幾乎也就成了簡單功法的代名詞,一如“我去年買了塊表”與“呵呵”。

當然,也不乏一些好功法同樣後勁不錯而威力強大,但正如買表與呵呵也有其本意一樣,劣幣驅逐良幣下,早就難以分辨。

修仙者對小周天運轉的速度要求非常高,對於一個真正強大的修仙者而言,完成一個小周天應該也就是一個呼吸的事,只有如此強大的回復能力,才能確保在長期戰鬥中始終保持戰力。

正因此,靈台境也稱周天境,吐納期,練氣期,指的都是這對靈氣的兩種周天式運用。

而對於天賦好的人來說,這也是最顯天賦差異的地方。

在修煉大周天時,高天賦更容易感受到氣漩,更易把握。

而在使用小周天時,同樣是一個循環,別人可能只能凝聚出兩三滴靈液,玉門九轉卻可能一次就凝聚出十數滴——沒辦法,水龍頭開得大嘛。

這刻唐劫按照法門氣息運行,依然是遇到與先前同樣的困境。

好在這到底只是一個單循環,在用了大半夜時間後,終於完成第一個小周天,靈氣化液,滴入靈眼,存於靈空。

仔細感受了一下,唐劫知道自己的第一次凝氣成液,只凝出兩滴靈液,這不是他天賦不佳的緣故,而是他在凝氣成液的過程中過於追求速度與完成,導致損耗太多,不過只要真正熟練起來,應當可以讓效果更加強大。以自己的天賦,一次當可凝聚五滴左右才是,正好對應玉門。

剛完成的靈眼只能儲存十滴靈液,但終歸是有了法力,已可用來施展一些小法術。

考慮到要將靈眼擴充至靈泉地步,日子還長得很,唐劫覺得不妨先找門小法術學習一下。

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學子到這一步都是要考慮修習法術的,畢竟像少海洞金訣這樣基礎法訣只是修煉自身,並無任何外在作用,要想真正擁有各種能力,還需學習對應法術。

當然也有學子先求境界,不求戰鬥,放棄任何法術修煉,放棄對小周天的熟練,專心擴充靈空,提升境界修為。

不過正如那些上師所說,修煉不可一蹴而就,就算把所有時間都用在提升境界上,其速度也未必就比那些練法術的人快上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