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阿依族(第2/3頁)

唐劫知道在守望川附近就有個地下市場,那裏專門出售一些見不得光的修煉資源,除了偷獵盜采的資源外,一些殺人越貨得來的黑貨也往往在那裏出售,尤其位於兩國交界,這些東西一旦出了境,一來不好追查,二來利潤更高,因此相當紅火。

不過三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正迷茫間,卻見有支車隊自遠方而來。

那車隊有大約二十架大車,每輛大車上都裝滿了貨物,左右還有一些護衛,看樣子是支商隊。

看到唐劫他們三人,車隊那邊似是有人在交談什麽,片刻後,有三騎從商隊中脫出,向著唐劫他們奔來。

為首的赫然是位十六七歲的小姑娘,穿著邊民特有的服飾,腦後梳了十多條發辮,上面還綴著滿滿的裝飾物。這刻一直奔到近處方才停下,那姑娘已叫道:“喂,你們是文心國來的嗎?”

唐劫三人互相看看,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誰知道現在應一聲是,會不會下一刻對方就暴起殺人。他們是不怕打了,不過身在異鄉,還是謹慎些為好。

那姑娘似是看出他們的顧忌,撲哧一聲笑道:“不回答,那多半便是了。不用怕,我們阿依族的人,最是好客,既然相逢就是有緣,你們可以過來一起喝杯馬奶酒。當然,你們要是過來走商的,只要有我們需要的貨物,我們也可以和你們做些交換。”

唐劫他們這才明白,感情因為他們駕著馬車的緣故,對方把他們也當成走商的了。走商的人在路上看到商隊,往往也會互通有無,只要有利,生意怎麽做都是可以的。

當然這也得看情況。唐劫他們衣衫華麗,人數又少,一眼可知不是盜匪,對方這才主動結識。若是換了大隊人馬,又沒帶什麽馬車貨物,對方只怕就不會那麽主動了。

“既如此,那便叨擾了。”唐劫也不客氣,正好和對方了解一下這裏附近的風土人情。

跟著那姑娘過去,三人見過車隊管事,那是個中年男子,也是這阿依族小姑娘彩兒的父親。阿依族人數不多,但在棲霞界分布較廣,各地皆有他們的族民,多以走商,放牧為生,號稱是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

一番交談過後,唐劫才知道,原來這支阿依族的商隊,就是去守望川做生意的。守望川因礦脈緣故,又毗鄰文心,因此市場相當繁榮,文心也好,黎國也罷,其實每年都有大量的行商往來,大商隊小商販可說絡繹不絕。

由於此番過來要搜集些自己需要的資源,唐劫到也的確帶了些文心特產,只不過身為修者,這些特產沒必要像普通人那樣依靠車隊運輸,而是直接放在芥子袋裏。

當然,從另一方面說,能夠放在車裏的,也大多不是什麽有價值的。

果然問過後,唐劫發現對方並沒有什麽太過珍稀的材料,也不在意,便隨口問些當地的風土人情。阿依族人走南闖北,見識到是頗廣,言談間也頗有風趣。與他們交流,對三個初出茅廬的學子而言,到是受益非淺。

就這麽邊走邊談,一路上竟是見到不少車隊。問過之後才明白,原來他們來的正是時候,如今正是守望川大市之時。

所謂大市,就是守望川每年一度的大集市,每年的這個時候,各地的商隊都會到此交易,形成一年的交易高峰。

於是車隊的規模也越發大了,沒多過久,車隊就由一支變成了四支,聯合在一起數百人,聲勢到也頗大,而且幾乎都是阿依族的車隊。

據彩兒說,這也是阿依族人的習慣,如此也好相互有個照應,若是碰到賊人,更可以共同抵抗。

第二天日暮時分,他們來到一片湖泊前。

湖水清澈,方草幽幽。遠處天邊的山頂上,卻積著皚皚白雪,看起來就像是春與冬兩姐妹比鄰而居。

“這裏是歇馬湖,過了歇馬湖就是守望川了,我們今天先在這裏歇腳,養足精神後明日好去趕市。”彩兒興致勃勃對唐劫他們道。

或許是長年隨父母行商的緣故,難得有外鄉同齡人為伴,再加上唐劫他們到底學府出身,謙虛有禮,小姑娘到是很樂意與唐劫他們打交道。

當日夜,大隊就駐紮在了歇馬湖畔,阿依族人升起篝火,燒飯做菜。晚餐過後,便在湖邊圍著篝火載歌載舞,嘹亮的歌聲傳遍四野,動聽而迷人。

歌舞的同時,還少不了一些娛樂節目。

人群中湧出二十騎,有男有女,互相說笑著,來到一條劃好的白線邊。

然後就聽一聲令下,這二十余騎便一起奔出,每一個名女騎手的後面都跟著一名男騎手。那些男騎手跟在後方不停地說些什麽,女騎手卻是理都不理,只顧策馬揚鞭。待到一直沖到指定的方向,騎手們策馬回轉,這一次輪到女騎手追男騎手了,卻是紛紛揚起手中的鞭子,抽打著對方,男騎手則策馬狂奔,卻是連還手都不敢,旁邊觀看的人群更是紛紛大聲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