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大成(第2/4頁)

旁人的意識所在,是一種模糊的感覺。就好比手上受了傷,你能感覺到其疼痛的位置,但是你很難描述它的具體描述與特征。

但是當意識凝練時,一切就變得再不相同。

就好像有一雙無形的眼睛,以靈氣為載體,在全身上下遊走,能將自身的各個位置都看得通透清楚。

這與內視有些相象,不過內視是法術,只是一時作用,意識凝練卻是本質上的變化。當達到這一步時,意識就會形成靈識!

這個時候,你可以說是意識由虛入了實,也可以說它是之眼耳鼻舌身意之外的第七識。

不管怎麽解釋,都是一個意思,就是意念成為實質性的存在,可以感受外界,也可以被外界感知。

這便是靈識!

隨著唐劫撤走全身意識,向預定的識海方向凝聚,那原本疲憊已極的身體也徹底失去支撐。

唐劫直接倒了下來。

所幸藥力已開始發揮作用,接替意識繼續支撐著唐劫。

唐劫躺在平台上,仿佛如僵死之人。

這個時候,他是徹底的不能動了,唯一能夠指揮的惟有他的意識。

這些意念在身體中遊走,從身體中各個角落退出,並最終匯聚成一團,形成一片白茫茫如白霧般的存在。

這便是識海。

凝識成海!

開識的過程,便是凝煉意識,匯聚成海的過程。

早就進入煉識狀態的唐劫輕而易舉的跳過第一步,直接進入第二步。

凝聚識海原本是一個極為麻煩的過程,但在唐劫經歷過那一切後,卻變得如此簡單而輕松。

就見一縷又一縷雲霧升起,那是他的意識依托於靈氣化成靈識,凝成識海。

一般而言,識海有雲霧蒸騰的景象,且凝而不散就算成功。

而唐劫已經到了這一步,換句話說,他現在已經成功了。

隨著識海生成,靈識也正式可以運用,可以真正發揮作用,就像眼感受光,鼻感受氣味一樣,它的作用就是感受靈氣。

沒有開識的人感受靈氣,就如凡人對空氣的感受,雖知其存在,掌握其利用,卻很難更深一步。

開了識,就像是擁有了顯微鏡,可以更近距離的觀察,感受。

於是唐劫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異樣感受,覺得自己仿佛已置身於大海,在他的身邊,到處都是靈氣的海洋。

這些靈氣海中夾雜著大量的雜物,那是對他無用的成分。

在以前他從來都感受不到。

現在他卻能夠感受,甚至可以主動選擇,規避。

也就是說,他現在吸收靈氣可以更加純粹了!

不僅如此,在以後的修煉中,通過靈識,唐劫都能更加敏銳的察覺到一切變化,從而可以少走彎路,更快的提升自己的修為。

這正是開識的第一重重要意義,利於修煉。

這也是未來通往成功道路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開識之前的修者修行,就好比盲人行路,只能感受到路的存在,卻從來看不到路,開識之後,這位盲人才終於睜開一絲目光。

不過唐劫顯然沒打算止步,識海依舊翻騰著,凝煉著,生華著,帶出與眾不同的氣象。

於是眾人看到,唐劫的身上竟有絲絲白氣冒出。

靈識外放!

這是開識已達到一定程度的表現。

唐劫身上這些蒸騰的白氣,就是他的靈識,如觸手般在靈氣中揮舞著,且越深越長。

農堂弟子中有已經開識的,知道這白霧的長度代表著靈識所能夠感受到的最大範圍。靈識並非神念,還不能脫離本體而存在,能夠影響的範圍也有限。而範圍越大,其能感知並影響的區域就越廣,所能操縱的靈氣程度就越強,其法術威力也就越大,影響的面也就越廣。

這就是為什麽開識階的靈師在法術威力與效果都明顯強過九轉期的緣故。

這刻唐劫身上的白霧不停地向外延伸著,越伸越長,看起來卻沒有要停歇的意思,卻是把一眾旁觀的農堂弟子驚的呆了。

“十米……十五米……已經二十米了……”有人低呼起來。

靈識的延伸也自有其極限,一般來說,普通修者能夠達到的長度就是十到十二米左右,只有那些比較出色的弟子才能達到十五米。

六大派的弟子因為本就是廣選英才的緣故,普遍都在十五米以上,少數精英能夠達到十八米,二十米已經算得上是天縱之才的標準了。

正因此,當唐劫的靈識達到二十米時,意味著他已經踏入洗月派天才的標準。

不要小看這幾米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