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漫長的前哨戰(第3/4頁)

大量的修者從四面八方向這裏雲集而來。

唐劫則一如既往地在山中竄行著。

通靈山區很大,有足夠的生活空間。即便是不向內部深入,唐劫也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而隨著在山中一天天的生活,他對大山的了解也漸漸加深。

他漸漸熟悉了這一帶的地形,知道了這一帶哪裏有討厭的妖物,哪裏的材料周圍是陷阱,哪裏有秘密的山道,最重要的是他知道在這大山中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要做。

他學得飛快,山民們千百年來傳承的知識,無數人命堆積出的經驗,唐劫只用了數十天就掌握了。

這不奇怪。

他是修者。

山民以生命為代價得到的經驗,他用一滴血,一個微不足道的傷口就能獲得;至於時間就更不是問題了,山民們以生存和獲利為目的,而他卻以長期生存為目的,所以當山民們得到一點好處時就會放棄探索,唐劫卻不會。

這使得唐劫學習的進度遠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快,他每天都在進步,都在了解。

正如唐劫所說,經歷的時間長了,自然就有了經驗。

當然,既然是經驗,就少不了要有教訓。

有一次唐劫在一個小水潭邊看到了一種冰曇花,那是一種真正的靈藥,可就在他上去采摘的時候,竟然從水潭中冒出一群冰蟒。那是一群開智巔峰的冰蟒,只差一步即可化形,在大山威壓下,實力更是提升許多,逼得唐劫也只能望而逃。

還有一次唐劫走著走著,突然間腳下一松就掉到一個洞裏,裏面是數不盡的蛛妖,吐出的蛛絲又黏又牢,即便以唐劫巔峰體質也極難扯斷,好在金刃卻是這種蛛絲的克星。那一天,唐劫終於破例,一口氣斬殺了上百蛛妖。幸運的是,大山好像沒有因此發怒。

遭遇蛛妖的結果是唐劫獲得了一大堆的蛛絲,這些蛛絲是極難得的材料,可以用於制作法寶級的捆仙繩,金蠶衣,香囊等等。

最糟糕的則是有一次唐劫正在對付一只猿猴妖獸,那猿猴是個暴脾氣,見打不贏就亂吼亂叫,引發的動靜甚大,最要命的是天神宮的人竟然就在附近。

要不是唐劫見機的快,搶先一步拔腳溜走,可能就被天神宮發現了。

如此這般,各種危險在唐劫身上輪流上演。

雖然唐劫與南凝江兩個人彼此間從未正式見過一面,但卻都已深深記住了對方。

他們在這山中的各個地方留下自己的腳印,有時上一刻唐劫還在某塊大石上駐足,下一刻南凝江就會出現在大石邊,鎖眉深思。

因為沸靈散的緣故,天神宮永遠不會失去唐劫的位置;因為天目的緣故,唐劫又總能先一步察覺危機。

雙方在你追我趕中進行著無形的較量,首先上演的就是這樣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

在這場以偵察為主的戰爭裏,雙方沒有留下一滴血,卻有著無數次的驚心動魄。

遺憾的是,這種驚心動魄即便是當事的雙方都未必能察覺。

南凝江不會知道他有多少次與唐劫擦肩而過,唐劫也同樣在錯過一次又一次的大好機會。

在山中爭戰方面,雙方其實都是新手,都犯過錯誤。

他們也同樣吸取經驗,飛速成長,唐劫固然是利用自身的優勢不斷進步,南凝江也在如饑似渴的向那些山民們學習著,因為他知道,要不了多久,這些山民就真的沒用了。

前哨戰總有打完的時候,唐劫可以躲避一百次天神宮的追捕,卻終不可能躲避一輩子。

南凝江不急。

因為他知道,只要有一次被發現,唐劫就徹底完了——作為被追捕的一方,他或許有著無數優勢,但也有一個致命劣勢,就是不能輸上哪怕一次。

所以南凝江很有耐心。

他們就像是一群貓,在這大山中慢慢地尋找著唐劫這只耗子。

一找就是三個月。

在這三個月裏,以封鎖線為基準的整片山區,到處都留下了唐劫的影子。一如南凝江所預測的,他沒有嘗試逃離封鎖區域,也沒有嘗試更深一步,而只是在這一帶轉悠。

在別人看來,這是因為唐劫知道無論逃多遠都沒有用,還不如利用地形來削弱沸靈散的作用。畢竟沸靈散雖可指出方位,但一來不能時刻運用,二來在缺乏具體地圖的引導下,很難給出具體位置。

惟有南凝江知道,唐劫的目的絕不止於此。

他留在這裏的目的是熟悉這裏,掌握這裏,控制這裏,然後……利用這裏。

他要的是反擊,而不是逃跑!

就像唐劫知道南凝江怎麽想的一樣,南凝江也知道唐劫怎麽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