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請君入甕(第2/4頁)

不過宇晶乃是道兵級的寶物,可不是隨便什麽陣法就能替代的,至少以唐劫現有的實力,根本布不出來。

所以他就想到了何沖。

看著圖中那一輪耀目紅日,何沖的眉頭微皺:“卻是有些難辦。大道者,天地至理也。每一件道兵,都隱含著天地至理,豈是陣法可輕易達成,那要成道方可。”

陣道在十二大道中屬於真理。

如果非要給陣道一個名詞解釋,那麽陣道就是以特殊手法布置材料器物,暗合事物運轉之規律,形成各種特殊的威能效果。

而這所謂的“事物運轉之規律”,即為真理,即為大道。

正因此,陣道本身就是最接近天道的存在。

只有真正意義上的悟通陣道,才有那麽一絲可能創造出可替代宇晶的空間大陣。

唐劫卻是微微一笑:“這個問題你不需要擔心。”

何沖心中一驚,回頭看向唐劫:“難道你已經……”

唐劫輕輕點頭。

何沖只覺得一陣心寒:“何種程度?”

想了想,唐劫回答:“悟道大成吧,再加上我對空間道也有領悟,勉強應該夠用了。”

何沖驚的無法自抑的哆嗦起來。

能夠制作破界傳送陣,就必然是要悟空間道的,否則沒可能。而唐劫以前就悟道洞察,這一點何沖也是清楚的。而從先前戰鬥的情況看,唐劫對陰陽,生命等諸道也同樣領悟頗深,此人悟道能力之強,實在是駭然聽聞。

“怎麽會這麽快。”何沖哆嗦著問。

“快嗎?我到不覺得。要不是材料受限,我也許都入道了。”唐劫漫聲道。

的確,唐劫在陣道方面的進步速度遠遠低於預期。

要知道他最早學習的可就是陣道,最重要的天賦也在陣道上,結果陣道悟道反到比其他都慢。

只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因為陣道受材料限制太大。

道,從來不是說悟就悟的。

正如王破關所說,它是修為達至一定高度,走到巔峰之時,自然而然擁有的風景。

智慧,殺戮,陰陽……無論哪一種道,都需要在這條路上走到極致才能有所領悟。

比如唐劫,他最強大的道就是智慧道。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他對智慧的運用最多。無論是以弱勝強時的智鬥對手,還是洞察天眼的長期運用,都是在智慧這條路上的行進。當走得多了,走的遠了,自然就有所領悟了。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唐劫的智慧入道才能在陰陽入道之後不久就完成。要知道陰陽入道可是借助於萬仙鼎這尊道兵才做到的。如果沒有萬仙鼎,唐劫在智慧道上的進境不知要甩陰陽道多遠。

相比之下,唐劫雖然在陣道上面天賦出眾,但受制於材料,運用的始終有限。

一直到這次天火塔之行,兩界貿易開啟後,唐劫得了大量資源,瘋狂的煉制陣圖,他對陣道的領悟終於有了飛躍式的提升,成功悟道不說,且迅速提至大成,也算是厚積而薄發了。

這刻聽唐劫這麽說,何沖呆若木雞,口中連連說道:“想不到……想不到……你竟然都做到了這一步。”

“終不過剛剛開啟真理之門而已。”唐劫漫聲道:“一日不入道,一日不登堂,終算不得人物。且就算是入了道,亦有道紋之差。大道之堂,浩瀚深遠,庭堂萬丈,步履維艱。這條仙路……還長著呢。”

陰陽入道之後,唐劫對大道也有了更深的領悟。

假如說大道是一間道堂,悟道就是站在堂外,能夠看到堂內的情景。

而入道就是進入道堂的大門。

每一條道紋,就是一步。

道堂很大,縱千萬步亦未必能走完的,而在道堂的盡頭,是道台高懸。

居於台上,俯視四方,方為掌道。

這就是唐劫對悟,入,掌三者的理解,至於再往上,則他也不清楚了。

同時唐劫也知道了成為天尊的最低要求其實不是入道,而是至少凝煉出千條道紋,或者是凝煉出一條完整的可運用的大道法則,如此方為天尊。

千條道紋,這是掌握萬仙鼎的基本要求,也是天尊的基本要求,對唐劫而言還太過遙遠。

不過他不急,他現在還年輕,有的是時間一步步走過去。

這刻聽過唐劫所言,何沖定了定心神才說:“既然你有這般水準,還要我作甚?”

唐劫回答:“我道行雖夠,修為尚淺。”

道行不是境界,也代替不了境界,無論何時何地,境界修為都是基礎。沒有境界修為為基礎的道行,便如書生空談,毫無意義。當然,沒有道行的修為,亦只若三軍無將,行無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