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有情劫 第十七章 稱心(第2/4頁)

“天尊,你意下如何?”帝俊目光看向太乙,微笑著又問一次。

“陛下既有此命,貧道也不敢辭勞。”太乙道。

帝俊點了點頭,目光轉向丹墀之下的兩班仙神,朗聲道:“眾卿聽者,今後三界九天,一應庶務,皆聽東極妙巖宮青玄上帝處決,救苦天尊所到之處,如朕親臨,傳布上下諸司,令一體知聞。”

靈霄殿上的截教眾神,多有不平者,只是闡教勢大,怎敢多言,只得與群仙一同拜伏,齊聲道:“謹遵大天尊聖旨。”

且說悟空被釋迦牟尼施展掌上神通,壓在五行山下,其地正當西牛賀洲與南贍部洲兩洲交界之處,故後世又稱此山為兩界山。悟空身壓山下,除了頭顱與左臂探出山外,可以搖掙搖掙,全身上下,竟似與山巖渾如一體,再不能騰挪變化,晝夜六時,看盡了山間花開葉落,生死枯榮,天上鬥轉星移,日月經行,又見了些風雷電霧,冰霜雨雪,寒暑交侵,春秋叠代,匆匆數百余年,仿佛不過閉眼睜眼之間,中土南洲,已是大唐貞觀九年。

這一年,唐太子李承乾十六歲了。

貞觀這九年,在李世民的治理之下,大唐國力漸強,於是不免對外用兵,與北魏爭西域、北庭之地,烽火連年,穆、康、米、畢、史、夏、尉遲、龜茲、樓蘭、月氏、火尋、戊地、高車、吐火羅、烏那曷、拔汗那等西北小國夾在南北兩個大國之間,苦不堪言,或滅於魏,或降於唐,長安市上,仿佛一夜之間便多出不少胡人,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盡是從西北戰場流離而來。

太上皇帝李淵原本喜道惡佛,晚景不寧,忽遭玄武之變,這九年來,漸漸的變得喜看佛經,喜聽佛法,端因道求長生,佛祈來世,今生只是這樣了,他鎮日轉經念佛,只盼建成、元吉和十個孫兒能夠受生善地,來世再無諸般憂煩。

九年來,他深居簡出,整個大安宮充滿了檀香的味道和誦念經文的聲音。

“色空故,無惱壞相;受空故,無受相;想空故,無知相;行空故,無作相;識空故,無覺相。何以故?非色異空,非空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如是。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空法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薩依般若波羅蜜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離一切顛倒夢想苦惱,究竟涅磐。”

白衣的青年僧人坐在李淵榻前不遠處,轉動著念珠,釋尊傳下的經文一個字一個字從他唇齒間吐出,並不響亮,卻異常清晰。

他是玄奘,當今大唐國境內最著名的法師。

承乾坐在祖父身邊——這九年來,或許是因為愧疚,或許是因為懼怕,李世民與皇後長孫無垢除了萬不得已的時刻,幾乎從不到大安宮請安,倒是承乾常常到大安宮陪伴李淵。

李淵今年快七十歲了,精神十分衰弱,聽著經文,半睡半醒。

“師父,這是什麽經文?”承乾忽然問道。

承乾在六歲那年,生了一場重病,玄奘為他誦經祈禱七日七夜,後來病好以後,李世民就讓他拜玄奘為師,玄奘給他取名“沙竭羅’,這是沙門護法八大龍王之一的名字,玄奘為他取了這個名字,大概是希望他能夠護持世間正法吧。

“這是般若密多心經,前代鳩摩羅什尊者所譯。”玄奘答道。

“鳩摩羅什是誰啊?很有名麽?”承乾又問。

“是的,他是兩百年前的大師,我們今天所讀到的經文,大半都是鳩師和他的弟子們譯過來,可惜我生得晚,未能與大師同代,親睹風采。”玄奘輕輕嘆息,他確實十分遺憾,不過內心深處,他覺得這篇心經譯文似乎涵義有點缺憾模糊,並不能由衷認同。

這時李淵已經完全睡著了,鼻中發出輕微的鼾聲,承乾輕輕取過軟枕,放在祖父頭下,又為他蓋上錦衾。

“沙竭羅,我們走吧,讓上皇好好睡一覺。”玄奘輕聲說道。

“嗯。”承乾也輕聲回答,轉頭說道,“你們好生照看爺爺,我和師父明天再來看爺爺。”宮娥內侍們低低應了一聲。

玄奘站起身來,躬身一合十,向殿外走來。

大安宮,雖然也冠名為宮,其實是李世民做秦王時的府第,規模比之太極宮,何止小了十倍,因此師徒倆很快便走出了宮門。

玄奘要回弘福寺,李承乾卻還不願回東宮,要隨玄奘到寺內盤桓一會兒,弘福寺卻在長安西門,要過了西市才到。於是兩人出了大安宮,騎馬過布政坊,延壽坊,光德坊,往西市中穿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