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金丹(第2/5頁)

巫鹹聽了,手撫長髯,笑道:“好!好!好!看來你知道得不少啊!老夫的“不死藥”還不算最高明的金丹,排在第一位的是太上老君的“太上神丹”,其次便是黃帝的“九轉金丹”,然後才能輪得上老夫的“不死藥”。也只是在金丹是排名第三而已。”說到這裏,臉上卻是呈現出幾分自得之色來。

葉昊天連聲稱贊道:“前輩果然厲害,怪不得王母讓前輩來守這最後一關。”

巫鹹呵呵笑道:“這一關考的就是煉丹術,煉丹是我們道家的根本,不是不集思廣益,反復探討,方可不斷進步。”

葉昊天聞言不解,問道:“即是如此,為何不將煉丹術放在第一關考呢?”

巫鹹答道:“煉丹之術非比尋常,上乘的金丹大道更是絕非常人能夠悟得出來的,如果放在第一關,固然會有更多的人提出煉丹的見解,然而十有八九都是錯誤的,反而影響我等煉丹的思路。放在最後一關則其不然,凡能過前六關者,自是天縱奇才,提出的見解縱然不完全對,她會有幾分道理,對我等自是大有裨益。而且這樣我還可以省下時間來煉丹。”

葉昊天聽聽,點頭道:“晚輩明白了,請問這一關卻是如何考法?”

巫鹹道:“這一關我要問你六個問題,其中有的問題是有答案的,考的是煉丹的基礎,有的是沒有答案的,只要你言之有物,見解有獨到之處,就算闖關成功。”說到這裏他頓了一下,然後跟著言道:“金丹之術,分外丹與內丹二種,你要考的主要是外丹,第一個頭號題是:何謂九轉金丹?每一轉之後分別如何稱呼?”

葉昊天不假思索,應聲而道:“九轉金丹就是將丹砂經過九次轉化,不斷加入新的藥材,最後煉成金丹的過程。據《黃帝九鼎神丹經訣》有載,其九轉之名分別為:丹華、神符、神丹、還丹、餌丹、煉丹、柔丹、伏丹及寒丹。”

巫鹹聽了點點頭道:“好,第二個問題是:何謂六一神泥?又如何制備?”

葉昊天不慌不忙道:“六一神泥女名固濟神膠藥泥,通常是在外丹燒煉過程中用於容器的“固濟”和密封的泥狀物,主要成分是:礬石、戎鹽、鹵、罱石、莎經左顧牡蠣、赤石脂、滑石等七物,具體制作過程為:先將前四物燒二十日,再取後三物合搗萬杵,再調以百日苦酒,直至各種成分調和成泥狀,就可以封固。封固之後,必須置於日中暴曬,直至幹燥便可使用。”

巫鹹聽了臉上增添了些許笑容,道:“很好,第三個問題是:何謂進退抽添?這個是是煉丹的關鍵了,答得好,就表明你的煉丹術已經達到了大師的水平了。”

站在通向最後一關的山路上,回頭遙望身後的一道又一道關口,葉昊天有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這樣一關關的闖過來,每闖一關都仿佛受到一次洗禮,都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就像一個又一個師傅在傳授知識一樣,每一關都調動了他渾身的潛能。但是這樣的闖關也很容易讓人疲倦,雖然體力沒有消耗多少,精神上的折磨卻不容忽視。現在的他已經覺得有些累了。

蘭兒感慨道:“修仙的路真不好走,要不是公子熟讀了百萬經書,這裏些關怎麽能闖得過來啊!”

葉昊天也嘆道:“有些人或許覺得我修仙太過容易,但他惡卻不知道我為之付出了多少的心血,無論做什麽事情,找到了最佳方法的確非常關鍵,只有方法對了後面的事往往就變得十分容易了。譬如說,有那麽多人去找乾坤錦囊,每個人都知道那幾句謁語,然而他們踏遍了大江南北都無法找到;我卻是一頭鉆進了藏書室裏,一年之內翻閱了上百萬卷的圖書,又經過了仔細的分析,最後終於找到了正確的位置,這說是方法的問題。翻書看似與尋寶風馬牛不相及,其實卻是磨刀不誤砍柴功啊。"

蘭兒輕笑道:“那是因為公子比世人聰明啊!”

葉昊天搖搖頭,道:“人在一出生的時候,其實都是差不多的,能力是逐漸培養出來的:比如說記憶力,開始的時候我也是十天背不來一本書,後來經過仔細的琢磨,找到了記憶的規律,才變得快起來的。歸根到底,還是方法的問題。”

蘭兒聽了點點頭,疲乏:"是啊,我也是因為興趣使然才開始學琴的。開始老是出錯,後來經過了數個寒暑之功才熟悉了指法,然後即使是閉上眼睛也可以揮灑自如了。公子說得不錯,萬事萬物都有內在的規律,那種規律說是道,只有找到了規律才有可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做好事情。”

兩個人走得很慢,一邊走一邊聊著,半個時辰之後,終於來到了第七關前。

這一關遠沒有前幾關的雄偉,血紅的大門洞開著,就如立著的牌坊。大門上方題著兩行金字:“導引吐納徒自苦,神丹金液通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