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生規(第3/3頁)

他又驚又喜,同時疑惑不定,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

自己剛剛想著“因愛而生”,就能生出美麗的彩虹?這道彩虹究竟是怎麽來的?為何蘊涵極大的能量?

他功運全身,迅速察看了一下身體的狀況,發現除了功力大大增高之外並沒有別的不適,這才稍微放下心來。

此時的他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心系長空,氣貫長虹!將亙古以來的天地正氣收歸已用,只有傳說中儒聖的修為才能達到這種境界,難道自己年紀輕輕竟然修到了儒生們夢寐以求的地步——“聖人者,處天地之各,從八風之理,適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壽比南山……”

他雖然熟讀百萬書籍,卻很少見到有人描述儒家修行的上乘境界究竟是什麽樣子,少有的一點內聖修行的高深理論還是得自於藏身雁蕩的三位大儒。當時孔修文曾經說過:“儒家修行重在煉心,煉氣和煉神,不但有浩然正氣、浩然正神和氣貫長虹的不同修煉階段,還可以按照功力深淺分為不同的層次,從低到高依次是愚人、凡人、智人、賢人、亞聖和聖人。

葉昊天前思後想琢磨了半天,覺得自己很可能煉萬了儒聖的初步功夫。這一切還要拜厚土娘娘所賜,正是由於她的指點,他才明白了儒家“仁學”的真正涵義,從而使儒功更前進了一大步。與此同時,他感到氣貫長虹可能不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上面應該還有更高的層次,至少應該還有一層,那一層不防叫做“浩氣長存”。

氣貫長虹雖然壯觀,可惜仍是有生有滅之體。只有到了浩氣長存的境界才能與天地同壽,日月齊光,也就是達天地同根、萬物一體,“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想到這裏,他既興奮,又覺惶恐的是,再往前必需登峰造極,“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漫漫長路,遙遙無期,只有自已一個人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