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節 大戰暴發(第2/4頁)

對於這個龐大的計劃,西思爾親王是經過周密部署和仔細論證的。首先就是對計劃中最關鍵的環節,庫及阿亞家族進行了反復的試探和論證,除了對伯裏的調查,他還和庫及阿亞家族的族長進行了聯系,拿到了蓋有庫及阿亞家家族族長印信的好幾封書信,有了這個證據,就不怕庫及阿亞家搗鬼,因為這些信件一旦暴露出去,大漢國肯定會徹底把背叛的庫及阿亞家族鏟除的。

再加上他從其他渠道得到的一些細節,比如大漢國王的命令,庫及阿亞家的真實情況,尤其是伯裏這個家族繼承人做人質,都證明了庫及阿亞家族投靠的真實性,這些加起來,就讓西思爾親王深信不疑了!

再有,西思爾親王還論證了戰場上的力量對比,他有充分的理由相信,自己的部隊雖然勝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說失敗,也絕對不是一天就會敗的!卡特近衛軍雖然部隊差一點,可是人多,而且還是多少有寫精銳存留的,怎麽也不能在一天時間就戰敗吧?實在不行的話,西思爾親王還留了三十萬銀狐軍團做總預備隊,他們可以憑借超強的移動力,到處救火!盡管和近衛軍有些嫌隙,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想必銀狐軍團不會置之不理吧?西思爾親王為此還特意找銀狐軍團長買買提說過,得到了買買提讓他滿意的答復!所以上遊戰場他並不擔心。

而主戰場有西思爾親王在,還有魔導團藏在暗處,絕對不可能在一天內潰敗,這簡直是不可想象的。至於下遊戰場,他並不在意能撐多久,他已經下令鐵壁軍團指揮官拖塔克,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選擇撤退到新營地,只要盡量把水軍帶回來就可以,拿傭兵去堵尼古拉斯的嘴,怎麽說也是十萬人啊?足夠他啃上一天了!不過,他必須堅持一整天才行!

最後,西思爾親王未敢言勝先言敗,就是三處戰場皆不利,有銀狐軍團的接應,完全可以全軍退守大營,依靠堅固的防禦工事來抵擋大漢軍的追擊。而卡塔爾城的糧草就是燒不了也無所謂,裏面僅僅有供應三十萬大軍的糧食,肯定不夠百萬大軍吃幾天的!

只要大漢軍無法過河,就無法得到補給。流花河這一段有幾百米寬,五萬水軍的幾百條戰艦是絕對可以控制了,戰艦不比貨船,那是巨大的戰鬥機器,收拾運輸用的貨船簡直太簡單了!就是零星運過河的糧食也不可能保證百萬部隊的食用啊?只要大漢軍在累,餓交困下,疲憊不堪,最多一個月,就會不戰自亂。西思爾親王依然是勝利者。

再退一步講,大不了就是庫及阿亞家族沒有背叛,那麽他也沒有任何的損失啊?固守大營就是了呀?在不濟,集結了這麽多部隊的卡特大軍,還能被比他們數量還少的大漢軍圍困不成?這簡直就是笑話了!

出於這樣萬全的考慮,西思爾親王才下定了最後的決心!這裏唯一比較讓他無奈的就是銀狐軍團,鑒於他們的戰鬥風格,顯然作為預備隊最合適,速度快,可以迅速的到處接應。可是西思爾親王心中有鬼,所以不願意把這麽重要的位置交給他們,怕他們反叛後,自己連個老窩都沒了。

可是後來又一想,要是把他們派出去替換兩翼的部隊,那麽反叛以後的銀狐軍,可就直接憑借速度的優勢,能把自己的中軍給斷了回營的後路,然後配合大漢軍把自己給包圍了。到那時就算一切順利,自己也要完蛋啊?

所以迫於無奈,他也只能決定讓銀狐守大營兼做預備隊了,不過,為了防止意外,他還是把糧草等重要物資集中到了他的主營,然後留下了能用的上的所有部隊,約幾萬人嚴加看守!他現在就後悔把那五萬人調回去送傷員了,不然他手上的部隊也不至於這麽吃緊啊!

在七月的一天早上,天還蒙蒙亮的時候,鮮花平原上就多出了無數的身影,青龍鐵騎緩緩開出卡塔爾城門,無數戰馬的蹄子踏在地上,連地面都微微的顫動。與此同時,城墻上放下無數繩梯,密密麻麻的戰士們開始順著繩子爬下來。沒辦法,人太多了,光走城門的話,天黑也走不完,怎麽到戰場啊?所以城裏的騎兵走城門,步兵就只能走城墻了。

另外,卡塔爾城兩側的河面上,使來了數不盡的大小船只,從上面一刻不停的走下牽著戰馬的青龍戰士,他們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吃罷早飯,上船開拔了!下船以後,在軍官的指揮下,紛紛上馬集結,然後開赴戰場,一切都做的那麽井然有序,沒有任何人大聲喧嘩,顯示出高深的軍事素養,很明顯,他們都是最好的兵!

同樣的事情,還在流花河的上下遊相隔此地五十裏處,一起上演著,無數的大小運輸用的貨船,在緊張忙碌的運送著士兵,幾十萬人的運輸,實在不是太容易的事情。好在提前準備了足夠多的貨船,而且登陸地也足夠寬廣,幾十裏的河岸隨處都可以停靠,不然還真的難運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