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節 聖戰之始(第2/4頁)

五彩繽紛的貝殼,在內陸國家很受歡迎,價錢都不低,而大顆的珍珠和整株的珊瑚,就是聯軍中的貴族看著都有些傻眼。這兩樣東西都是美麗而脆弱的,在大陸沿海,經過了人們幾千年的采擷,現在已經很難在找到這麽大這麽整的了,也只有在這樣人口稀少的地方還能見到。它們隨便哪一件拿回大陸去,都可以說是價值連城!

對於強盜來說,還有什麽比金錢更能調動積極性的嗎?絕對沒有了。為了這幾個小島的所有權,幾個國家都快抄翻了天,隨後還是馬其納想出了一個好辦法,“暫時不分配所有權,待聖戰結束以後,論功行賞!”

看到了肉,一群惡狼立刻就爆發了前所未有的鬥志,無論打什麽仗都是奮勇爭先,很快一路上勢如破竹,基本沒有遇到象樣的抵抗,可是聯軍卻是在小島發了不少財,出現魔晶石的島嶼很少,顯然在這裏,它們也不是隨處可見的,不過珍珠珊瑚卻是都沒少得,美麗的貝殼更是大把大把的抓,這些財富無疑再次刺激了聯軍的鬥志,而一路的輕松,也讓他們對未來的勝利充滿了信心。

聯軍的艦隊就這樣輕易的一直打到了倭國四個最大的島嶼前面。這四個大島就占據了倭寇一半還多的土地面積,它們四個正好近似的組成一個正方形,相互之間大約有幾天的航程。

那麽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如何攻擊占據這四個島嶼的問題,顯然僅僅靠這點人是不可能完全占據的,但是先占據一個立足點,然後等待援軍還是應該可以辦的到。所以眼看就是這次聖戰裏最關鍵的一場大戰。

但是,功勞可是關系到巨大的利益分配問題,為了無盡的財富,他們哪裏還把戰術之類的東西放到眼裏啊?紛紛表示天王老子來了都不怕,僅僅他們自己一個國家的部隊就能打下一個島嶼來。於是,各懷鬼胎的家夥們,幾乎是在一瞬間就決定了戰爭方略,四個大島嶼,正好三大帝國加教廷一家一個!

本來人就少,還要分兵,一群典型的白癡!要是祖母領軍鐵定不幹,可是馬其納沒有祖母的威信,他指揮不了三大帝國的部隊,這點他自己也知道,再說,三大帝國死光了,也不管馬其納什麽事,他只要保證自己的手下安全就好,而他對自己的部下還是很有信心!所以他才同意了這個近乎白癡般的戰略。

教廷這次來的人最多,馬其納帶了整整二十萬人,當仁不讓的選擇了最大的四洲島,三大帝國各帶了十萬人對另外的島嶼展開了攻勢。由於一路上行來,都沒有碰上人家的水軍,他們都認為倭國沒有這個兵種呢,至少沒有專業的強大水軍。

結果一靠近四個大島就被黑壓壓的老大一片戰艦嚇了一跳!雖然倭國的造船水平還比不上大陸各國,他們最大的戰艦也就和卡特水軍的中型艦差不多大,可這裏畢竟是人家的本土啊,那些小漁船也紛紛改裝成戰艦,參與了這兩邊的第一次交戰!

數量上自然是倭寇占了絕對優勢,無論是戰艦數還是人數,都不是大陸聯軍可以比擬的。可是質量上,差的太遠了。尤其是卡特水軍的戰艦,配上重弩以後,幾乎一下就能把倭寇的小船射個透明的窟窿,而特制的投石車,更是能直接把小漁船給砸爛了。

唉,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重弩和特制的投石車可都是在大漢新占領的地區生產的,教廷硬是他的名義低價買了去,然後裝備給卡特新建的水軍。太陽了,這不是變相的讓大漢在資敵嗎?日後大漢和卡特交戰幾乎無克避免,教廷現在玩這一手,可真的不地道啊!

倭寇的戰術十分簡單,就是想接弦以後,漲著人多的優勢,打白刃戰。可是卡特水軍多精明啊,那是水戰的大師,一眼就看出倭寇的詭計來了。將計就計,靠著船大的優勢,就往倭寇最密集的地方撞,一路過去,撞翻了大小船只無數。

等到倭寇在付出巨大的犧牲以後,總算可以接弦的時候,船上裝載的各國法師都紛紛出手了。因為這次是海戰,所以各國派遣的都是水系的法師,一個個都是擦拳磨掌,興致昂然,平時在陸地上打仗,他們幾乎是被遺忘的法師,很少有直接參戰的機會,現在可算能大顯身手了,都把最拿手的水系法術施展了出來。

法師相互之間就和比賽一樣,在戰艦周圍掀起一道道巨浪,把靠近的小船全部打翻,船上的人都落海喂魚了!顯然,有了法師的加入,水軍幾乎已經是立於不敗之地了。但是倭寇那邊也絕對不是完全沒有還手之力!

他們的大型戰艦上,此時也紛紛走出一個個奇裝異服的人來,全部都是白色的大袍子,腦袋上頂一個二尺來高的長筒帽。手上拿著根棍子,棍子上捆著一些白花,一邊念念有詞,一邊揮舞著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