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先是從西北,帶回老皇帝病逝暴斃的噩耗,京城遍地哀鴻,緬懷老皇帝。

為了穩定朝野人心,皇室出面,推舉唐承琪為下一任皇帝。不過,要登基還需要一點點的時間。

北唐並非以仁孝治國,不過,仁孝素來是一個普世思想。因此,哪怕是某些人再是焦急,三皇子也需要大約七天後才能正式登基。

老皇帝唐武擎的暴斃消息,來得無比突然,然而,細細一想,很多人又不覺得意外。

實在因為這些年來,老皇帝的身體就一直沒見好轉過,基本是一直在拖著病體處理國事。很多人前幾年都覺得老皇帝多半是身體不成了,要跨了。

結果,老皇帝能活到現在,已經很是令不少人驚訝了。考慮老皇帝五十多歲,考慮各國皇帝平均壽命大約六十歲,很多人都有心裏準備。

老皇帝的出巡暴斃,那是充滿疑點。不過,京城已經在皇室的全盤控制下,皇室便是說他們是奧特曼,說要代表月票懲罰你,你也只能承認。

不論三皇子,四皇子,還是六皇子繼位,都不值得驚訝。不是人人都樂意做皇帝的,你問安陽郡王,他是武尊,輕松能活過一百歲,你送他一個皇位讓他坐,看他不老大耳光抽你。

受真龍之氣侵蝕,皇帝是一個短命的,高危職業。平均壽命只有六十歲。

京城處處黑白交加的時候,百姓懷念老皇帝的仁政的時候。某些人的心情,卻顯得無比的感覺良好。

外邊的吵鬧聲入耳,打破了這一時的和諧:“皇叔,我不服,憑什麽是三哥繼位,為什麽不是我,不是老六。”

從打坐中蘇醒,唐崢皺眉:“讓他們進來。”

四皇子和六皇子分明是怒氣沖沖,一臉不忿地沖進來:“皇叔,我們就是不服。”

當然不服氣,憑什麽是老三繼位。大家都是皇子,不見得誰比誰高貴。

“服不服,不必跟我說。”唐崢搖頭:“此乃皇室的共同決定,你們不服也要服。承錫,我問你,你這些年便又做了一些什麽能幹的事?”

四皇子頓時啞口無言,比起三皇子的能力,他的確遜色。不然,就不是三皇子監國了。

“承宗,我又問你。”唐崢看著有點臉色發白的六皇子:“你如今不過二十二,尚未娶親,性情未定,何以治理國家。我北唐,沒時間等你定性。”

走到這一步,鬧也是沒用了。唐崢苦口婆心道:“我若是你們,那便不要再鬧了。給你們的皇兄留一個好印象,得一個好的冊封,那便是了。莫要落得兩手空空。”

四皇子和六皇子灰頭土臉!

……

“我北唐如今舉國哀痛,卻是來不及處理這一些。不過,我素來是比較傾向與東寧繼續加強友好關系。”

“等我登基,與大臣商議,自會給東寧一個答復。”

三皇子披麻戴孝,紅腫雙眼,送走了前來表示哀悼,其實不定心裏多麽高興的東寧派遣使:“這是第三個了。”

大世和西梁都來過了。尤其是西梁,恨不得北唐多亂一陣子,也恨不得新皇登基後,多花費時間來適應,甚至調整國策,從而給西梁更多的時間。

從某一些意義上來說,周邊的幾國,一早就在期待老皇帝掛掉了。新皇跟朝廷總是需要磨合的,如此一來,北唐這只猛獸也就會繼續蟄伏。

“北唐需要跟東寧人暗中結盟,不過,不能信他們。他們恨不得我們多亂幾年。”關系國家外交,安陽郡王也是凝重:“如今,那便是我們和東寧人在搶時間了。”

這一帶只容得下一個超級大國,不是北唐就是東寧。所以,誰能率先統和資源,誰就能爭取到關鍵的時間。

幾國派遣使紛紛前來吊唁,然後發表一些看法,表示樂意看見北唐新皇登基,繼續保持友好關系雲雲。

國與國之間,素來不是三言兩語能說得清的。王策一直在兩衙,也沒機會接觸這一類的國家外交。

北唐和東寧,那便是競爭對手。北唐挑戰大世前,要先蕩平西梁。而東寧在那之前,則要先蕩平周邊不少的小國。各有各的麻煩,都不容易。

洛王在一旁深思良久:“在登基前,還是要先解決文武兩邊的麻煩。反而是宗派世家,那可以往後邊擺一擺。”

從皇帝暴斃的消息傳回,文武系統基本保持微妙的沉默,是一種不合作也不幹涉的狀態。維持朝廷運轉,卻不說承認新皇,也不說否認新皇。

安陽郡王搖頭:“文官不必多加理會,只要繼續下去,不必太久,他們自然會承認。反而是八府軍和地方軍,甚是棘手。”

地方守備軍不少控制權都在世家手裏,很難調動起來。

八府軍不會輕易出動,尤其沒有軍機院的命令,尤其是在老皇帝奇怪暴斃的情況下,八府都督腦子又沒抽筋,當然不會傻乎乎的一腦袋撞進來。